年关将至,资产重组股又进入新一轮热潮。除了部分公司因为经营压力,实施一些“报表重组”外,目前政策面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支持上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这也是促发今年年底前资产重组股活跃的一个原因。
首先,日前财政部批准了青山纸业、申通地铁的国有股转让。消息面刺激了该两只股票昨日走强,也带动了重组股板块的活跃。
其次,在前期财政部决定取消的7项涉及企业资产与财务的行政审批事项中,包括:取消对地方股东单位持有上市公司非发起人国有法人股及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以及上市公司国家股权、发起人国有法人股权中,因司法冻结、质押担保等引起的股权变动及或有变动事项的审批。该项政策变动表明,财政部对于国有股转让有趋向“市场化”迹象。
第三,从一些股权转让来看,地方国资局似有逐渐退出上市公司的倾向,这也有利于资产重组股的活跃。国资局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国资局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与上市公司比较,在职能、角色、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偏差,双方很难做到步调一致。因此,地方国资局退出上市公司符合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需要。据资料显示,最近涉及到第一大股东易主的重组事件及追踪报道共有十数起,其中涉及国资局出让股份占到大股东易主数量的半数左右。
第四,外资并购股的兴起,是今年岁末“资产重组股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入世一方面为我国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国内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入世以后,国内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入世的压力和推力下,国内众多上市公司为了增强公司竞争力,选择了主动与外资合作,比如我国汽车行业、家电行业、金融行业等的许多公司最近都公告了与外资合作的消息,在沪深股市掀起了“外资并购股”的热潮。
但是,在岁末的“资产重组热”中可能会泥沙俱下,即部分公司因为经营面的压力,或者因为其他目的,玩弄“报表重组”的游戏。比如,最近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以物抵债,偿还对上市公司的欠款,这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因素。据统计,今年下半年已有23家公司的大股东以不同方式偿还上市公司近30亿元的欠款,仅10中旬以来就有7家公司拟以非现金资产抵债。对于这一点投资者一定要加以区分。
由于我国经济面临产业转型与升级换代,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压力,再加上我国加入WTO的推动,在今年年底前后,资产重组股将“热”在寒冬,“热”在岁末。但是,对于资产重组股要区别对待,尤其是一些实施大规模资产置换的上市公司,我们要睁大眼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长城证券研发中心)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