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玲
外经贸部和证监会日前联合发文,要给外资企业上市提供国民待遇。那么,这些准备上市的外企现状如何?他们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其上市程序与内资企业有何区别?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意在国内上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100家,一般在国内运作3
—5年以上,企业具有相当规模,产品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这些企业一般分三类:一类是台资企业。他们看中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大多把台湾的实体包括生产基地、研发机构都迁移过来;一类是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在内地分拆设立的公司;还有一类是跨国公司。他们在境内上市是其实施本地化战略的一部分。
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囊括了多个行业,包括食品、日化、家用电子、光电仪器、通讯、零售、体育器材、化工、电脑、银行等。除了一些企业想通过证券市场集资实现大规模扩张,提升自身竞争力外,更多的外企表示其实并不缺资金。他们早在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就已驻扎内地,经过几年的跳跃式发展,已实现了在大陆的原始积累,滚存利润相当可观。上海一家著名的扫描仪生产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到2005年都不缺运营资金。“上市是为了提升公司及品牌在本地的影响力,有助于透明化运作,增强消费者的信任。”联合利华一位发言人如是表示。
与内资企业相比,外企上市的程序还是有区别的。据资深投行人士介绍,重组、改制、辅导这几个步骤基本类似,但具体操作起来就别有洞天,主要区别在于改制重组的方式、控股权等方面。如不少外企在大陆设有多家工厂或公司,以上市为目的的重组时就不是把这些具有相同业务的公司进行简单的拼盘和包装,而是要按照法律法规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外企的大股东一般占总股本的90%以上,如何解决外资股东一股独大也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另外,外企上市还涉及到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资产评估、境内外会计审核等诸多环节,需要一件件地解决。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