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宏/文
中国银行业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盈利水平低;二是抗风险能力差;三是不良贷款比率比较高。中国加入WTO后,外国银行大规模进来后竞争的焦点在中间业务和批发业务方面。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如果能够达到7.2%,国内生产总值将翻一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达到2400美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同,考虑到资本、劳动力的增长情况,未来生产率的提高将主要会依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估计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应不小于3个百分点。但是否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将依赖于中国是否能够建立一个有竞争性的资本市场。
随着居民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的货币化、市场化的过程,一方面居民可支配的现金将增加。表现为当期的收入增加,但同时未来可预计的支出也会增加,为了平滑消费,降低不确定性,居民需要金融产品或工具能够产生与未来支出相对应的现金流,而存款作为利率固定的一种投资工具显然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要,对金融产品和工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预计中国将在2010年逐渐进入老龄化,按相对价格来说,人力资本的价格将上升,而商品和资本的价格将会下降。一个可预计的结果就是未来资金的供给增长很快,但缺少相应的资本市场体系和金融产品。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一方面会由于资金供给的充足获得较低的资金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资本市场或者需要“排队”,企业会“寻租”以求能尽快得到资金。这样资源无法达到社会最优的配置。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居民的主要金融资产是存款,如果说改革开发初期是商品的短缺,那么现在就是金融产品的短缺。
表1:个人金融资产的比例(%)
|
存款 |
共同基金 |
证券 |
人寿保险 |
退休养老基金 |
美国 |
17 |
10 |
41 |
6 |
26 |
欧洲 |
35 |
8 |
28 |
15 |
14 |
日本 |
59 |
3 |
11 |
22 |
5 |
拉美 |
62 |
4 |
11 |
5 |
18 |
中国 |
71 |
- |
27 |
3 |
- |
资料来源:《世界统计年鉴》、世界银行的《经济展望》
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在银行呆账庞大而持续扩大的情况下,资金净流入显然像是一件好事,那么问题只会积累而不会爆发。但一旦爆发对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到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到30%。智利1983年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超过其年GDP的30%。印尼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更高:它用于处置银行坏账而付出的财政支出在1997-2000年间高达其年GDP的55%。
中国加入WTO后。按照协议,5年后,外资银行将享受和中国银行同等的待遇。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盈利水平低;二是抗风险能力差;三是不良贷款比率比较高。外国银行大规模进来后,一般不会普设机构在传统业务方面与中国银行业竞争,竞争的焦点也是在中间业务和批发业务方面。从西方国家来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非常发达,占总收入一般平均在40%至50%之间,美国的摩根银行1998年达到83%以上,花旗银行达到了80%,非利息收入大大超过利息收入。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平均在7%至8%之间。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发展,一方面将会有更多的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银行的资金来源将逐步下降,相应的银行的资金运用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企业的资金来源逐步走向市场,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必然减少。这将促使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同时同业竞争将导致利差越来越小,甚至可以是零。在存贷款基准利差缩小的情况下,银行的盈利只能靠发展中间业务。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暂行规定,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范围拓展到证券、财务顾问、投资咨询、投资管理等。这项政策出台极大地促进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从趋势上看,中间业务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对于企业来说,从国际上公司的融资结构来看,内部留利是第一选择,债务融资是第二选择,股权融资是第三选择。提高企业股票融资能相对降低银行的风险,把风险从银行转移到市场中。但是股票市场较高的市盈率意味着企业较低的融资成本,增加居民可选择金融产品的数量,能提高企业用股票融资的成本,给企业带来压力,这是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唯一途径。目前情况下,相当于:政府是一个金融产品供给的垄断者,他实际的操作过程是通过控制产品供给的数量以达到获得最优利润(国有股票能买个好价钱),但是它的代价就是产品的质量(上市公司的质量),而政府主观上又想从产品购买者(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希望提高产品的质量,目标的相互矛盾会导致别人对他预期的混乱,交易成本会上升。
表:企业融资来源结构(%)
|
英国
(1970-1989) |
美国
(1970-1989) |
德国
(1970-1989) |
日本
(1970-1989) |
中国
1995 |
保留盈余 |
97.3 |
91.3 |
80.6 |
69.3 |
31.1 |
外部融资 |
2.7 |
8.7 |
19.4 |
30.7 |
68.9 |
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有利于增加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带来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和新的业务品种,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金融业的经营行为。但会给中资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当局监管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资本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性上升,另一方面,资产价格的变化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影响也明显增强。(作者单位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