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太太药业吸引并留住人才,靠的是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好的科研设备,创造优良的硬件环境的话,那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则在机制创新上,作了一篇不小的文章。他们的主要措施就是“股票期权制”,这样的规则在境内上市的企业中还未真正出现,那么金蝶是如何做的呢?
走进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动感十足、抽象的人体塑像,与其他企业
有所不同的是,在金蝶办公区的墙壁上,挂满了优秀员工的大幅照片,一张张青春的面孔,洋溢出一股勃勃的朝气。金蝶国际董事长兼总裁徐少春认为这能够建立开放自由的创新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团队精神,以及诚实正直的职业精神和认真专业的服务精神。他觉得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以及管理层和员工不断地塑造和改进企业文化,是人才在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据了解,经过十年的发展和几次大的结构调整,金蝶目前的主营业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企业管理及电子商务软件、ASP运营平台、应用服务器,以及技术服务与支持。其中以K3命名的金蝶企业管理软件在其主导产品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金蝶的财务报告显示,在它1.23亿的销售收入中有19.4%来自K3软件,但是这不到20%的销售额,却为公司贡献了80%的利润。
(一)“化蝶”之旅:摈弃家族管理
金蝶的前身为深圳爱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1991年注册时,总资本为30万元人民币,其创始人、现任金蝶董事长兼总裁的徐少春占有90%的股份。93年8月,深圳市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海外华人赵西燕以及爱普公司共同合股成立深圳金蝶科技软件有限公司。徐少春为此让出控股权,在新公司中持股35%。98年5月,美国风险投资商IDG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作价25%的股份,进入金蝶。事后,金蝶成长以及上市的历程证明,没有IDG的资金注入以及更重要的文化渗透,金蝶的成长曲线也许会被改写。
徐少春就此说道,除了他带来相应资金以外,更重要的是不断地传递新的观念,新的管理文化,当然,他们还介绍了一些好的商业资源。引进之后,就开始考虑要到一个国际性资本市场去上市,这里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提供的建议。
随着2001年2月5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金蝶从一家只有两个股东的私营公司变成了一家公众公司,虽然徐少春本人至今还是最大的个人股东,但一路稀释下来,他拥有公司的股份从10年前的90%已经降到了现在的19.11%。作为金蝶国际的创始人,徐少春是有条件将金蝶软件变成纯粹家族企业的,但是徐少春不赞同亲属在公司里头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因为他觉得那样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公司应该是一个非常现代、开放的企业。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他也觉得应该选择在价值观念有共识,并且与金蝶的文化非常融合的人来做接班人,从事这个公司的管理工作,而血缘关系是次要的。
(二)“蝶舞”之道:股票期权制
记者在金蝶国际采访时,遇到了金蝶新近从美国硅谷引进的两个“海外归来人员”之一的张海涛博士,在公司内部他们被人尊敬的戏称为“海龟”。
“ 在美国,象这样的公司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公司,几千万上亿美元的投资他们还没有这样一个结果,八字还没有一撇,已经投了上亿美元,那么,金蝶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分销渠道,这么大的品牌效应,很吸引人哪!我主要是在这个方面被吸引过来的。当然,还有职位、期权也是很吸引人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金蝶相当一部分的员工,他们所看重的已不再是薪水,而是期权计划和归宿感以及能否参与、分享和拥有企业等更高层次的东西。股票期权制成为了他们能够为金蝶不断努力的原动力。
金蝶研发中心工程师陈钧觉得以前还是一个打工者的身份,但是,现在有了期权以后,个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发展已经联系在一起,他也成了这个企业的一份子。他说:“这个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话,我自然而然就会愿意付出我更多的努力来为这个企业做贡献。”
事实上,金蝶此次上市最大的受惠者是公司的员工,据了解,金蝶已有154名员工持有公司9.04%的信托股份,按金蝶发行1亿股推算,9%的比例将意味着有近1000万股在员工手中,其中至少会出现十位百万富翁。另外按照金蝶所实施的股票期权制,先后有35位员工拥有股票期权300多万股,而未来十年内,金蝶将拿出总股本的30%作为员工的股票期权。这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所没有的规则,即使是在香港创业板,这么高的员工持股比例也不多见。徐少春认为使职工拥有公司的股票,是一个很重要的激励机制,而且在公司,也特别讲究人才的职业发展生涯的规划。
徐少春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认识,很大程度上缘于他对金蝶历史上,两次大的人才流失的痛定思痛。1994年10月,当时公司管理层三位重要员工相继离开,创办了一家与金蝶相竞争的公司。第二次是在去年4、5月份,由于当时金蝶上市受挫,外加。com公司的冲击,金蝶再次流失了一部分人才。从那时起,徐少春彻底抛弃了个人英雄主义,开始认真考虑引进集体性管理以及员工持股计划等稳定队伍的做法。因此,今天不论谁问及徐少春在企业经营中,最关心的是什么,徐少春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两个字:人才。
在采访中徐少春还告诉记者,软件开发企业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个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在上市以后,当筹集资金不再成为问题,那么吸引并留住人才,就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徐少春没有将金蝶国际变成纯粹的家族企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记者利用两天的时间,对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上市公司,从治理结构、管理机制、用人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实际上,今年随着几家民营企业的上市,以及他们拥有的巨大财富,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也引来了众多的讨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项兵博士就认为,家族企业制度是我们没有选择的选择;而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认为,最理想的企业等于“家庭企业的效率”加“上市公司的规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这里也要提请民营企业如何避免将创业的优势,转变为守业的劣势。因为要做成百年老店的家族企业,不是在一个古老的房顶上去插上一枝花以修饰什么,而是要切实地去翻新、改建。世上没有百年不变的房顶,但可以有百年不塌的墙基。
《证券时间》记者王乃伟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