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
停止执行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出售国有股的规定,是顺应民心之举,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情支持。沪深股市四大指数全线飘红,这是对国有股减持价格的报复性反应。沉寂多时的股市将从此揭开新的一页。
正如著名股份制专家刘纪鹏所说:“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却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形势下出现了持续的阴跌。这与国有股减持方案不当所造成的‘砸市’是不可分的。”
国有股高价减持,是影响市场的重要措施。今年6月12日《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沪深股市持续暴跌,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跟新股发行和增发捆绑定价的国有股减持的价格,有哪一家不是数倍十数倍于每股净资产,数倍于10倍市盈率?这种做法完全无视国有股没进入流通的历史状况,也不适合市场的承受能力。我们的股市不是富人俱乐部,从投资者结构看,这个市场总体上还是一个穷人的市场,中小散户占多数,绝大多数投资人生活还很艰辛。通过这种方式将这些人的财富转移,是不公平的。
接二连三的增发,是一系列的连珠炮。国有股减持以存量发行方式与增发新股捆绑定价,使增发新股一时间成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在强烈的再融资欲望的刺激下,增发如虎添翼,令投资者发出了“增发猛于虎”的惊呼。增发新股对于市场本身就是利空,其利空成分伴随着国有股减持的宣告而来,大大增加了对市场的负面影响。百余家上市公司争先恐后提出增发方案,成为市场的一道新景观。增发规模越来越大,增发价格越来越高,增发后随意变更募资投向,从项目投资改为证券投资以及增发后即告亏损的现状,使投资者对增发的抵触情绪日渐增强,一些实施增发的公司股价也相应地一落千丈,跌破发行价的势头愈演愈烈。
高价减持还反映在国有股减持转移了市场化的大方向。现行国有股减持的方案形成和定价机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强化了国有股的持有者、券商和行政主管机关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的机制。国有股减持的漫长过程本身对于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治理机制具有强烈的凝固作用,同时,对市场处在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分裂状态下的泡沫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然而,由于此次市盈率水平的人为下降,并非是在市场结构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实现的,国有股高价减持造成的价格泡沫并未真正挤出,因而很容易产生反弹。投资者付出巨大的风险成本,不过是为战略投机资金挤出了理想的投资空间。
国有股捆绑式减持方案的停止执行意味着高价减持被推翻,但是,国有股减持的具体操作办法,日后还会出台。除非新的减持办法,能够完美处理好国有股股东、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系,做到多赢,否则,后市的变数和隐患仍旧存在。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正确处理国家、市场和投资者三者利益,从而找到真正市场化的解决方案。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