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霄
昨天,沪深股市迎来了有涨停板制以来最为猛烈的暴涨。所有个股甚至是大盘,均近乎处于涨停状态。很显然,这是前天晚上公布的“暂停国有股减持”消息突然刺激使然。为此,全国股民的脸上都写满了灿烂的笑意,“又见到太阳了”。然而,高兴之余,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昨天的股市暴涨,还告诉我们什么,又验证了什么呢?
上证综指自7月“节节败退”以来,最大跌幅达731点,股指被拦腰切去1/3左右。暴跌之余,股市信心几近崩溃。市场上也流传着各种版本的“暴跌原因”,意识形态领域一度极为混乱。如今,骨子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已经再明白不过了。出自著名的“专家学者”之口的所谓“股市下跌与国有股减持无关” 论、“股市下跌是私募基金打压”论,莫不在事实面前“灰飞烟灭”。
股市发展到今天,市值一度占到GDP的一半,股民有6000多万,可以说对国民经济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股市毫无生气的一路下滑,不仅暴露出了许许多多深层次矛盾,而且影响越来越大,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极为不利。从政策上暂停国有股减持以后,股市立马予以暴涨,说明政府对股市的承受力就在脚下,这是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底”。事实上,此前上证综指轻而易举地封闭的、被市场分析人士极为看重的2000年年初上跳空“世纪缺口”,也同样是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底”。
国有股减持喊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前期《减持办法》的部分否定,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作用使然,是对前期一些政策偏差的纠正。毫无疑问,此时喊停减持,虽是亡羊补牢,但代价已然不小。事实上,市场对国有股减持政策偏差的不满,并不是针对国有股减持的本身,主要矛盾是在减持定价方式上。原先制订的简单、粗糙、脱离实际的定价方式,不仅让市场参与各方损失惨重,而且也给政策制定者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遗憾。
由中国证监会出面喊停减持,并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稳步推进”,显然还传达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一原本由财政部牵头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证监会手中。而在股市元气受到重创之际,先行果断全面喊停,已经明白无误地传达了管理层呵护市场的良苦用心,这显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信号。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