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联合采写
前日,中国证监会出台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政策,昨日,市场对此作出强烈反应,两市几乎全线涨停。市场各方人士纷纷就此发表看法。
新减持方案将影响后市
东方趋势总经理李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应正确认识市场的反映。此次大跌,是两年牛市行情累积矛盾的总爆发,而国有股减持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证监会出台的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消息,虽然可对下跌行情起一定缓解作用,但其他矛盾依然存在。因而,不能过分预期它所带来的影响。
浦发银行沈思董秘表示,国有股减持暂停顺应了市场要求。国有股减持募集社保资金本身是正确的,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也有利于募集社会保障资金。然而,目前的定价方式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不符,不能为市场所接受。
黄河证券总裁马家顺表示,暂停并不意味着市场从此长期向好。因为国有股减持是必然趋势,而目前只是“暂停”,新的减持方案还会出台。今后这个新的减持方案就是影响后市的最关键因素。如果管理层能修改现行方案,以市场相容为标准,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那么新方案的出台将成为长期利好,证券市场也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否则,还将是一大利空。
减持的关键是定价方式
湘财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宫玉松认为,国有股减持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对市场是一个长期的利好。然而,关键是减持的方式和定价。原则上,减持国有股有四种方式:配售、回购、协议转让、存量发行。定价方式也有两种:市场化定价和以净资产为标准定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是存量发行、市场化定价。从暴跌行情来看,这种减持方案不被市场接受。
李霏也表示,国有股减持的核心在于价格。定价方式有两种:一是市场化定价,二是以净资产浮动值为标准。管理层采取了前一种。出现暴跌行情可以说是出乎管理层预料的,至少也是低估了其对市场的不利影响。那么证监会发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消息,可以说是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制止不利影响的措施,是为了更加完善国有股减持的相关工作。
平安证券行业部经理高利认为,减持应该以不影响市场健康发展为前提,其立足点不应把减持作为筹集资金的一种途径,应该从健全市场、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监督机制着眼。
沈思强调,此措施的出台短期内使投资者心理减轻,但并没有说不减持,也没有说定价机制的改变,可以说,悬在市场头顶上的利剑并没有去掉,这不是长期利好,是短促的消息,由此也说明市场不健全,市场对政策的反映较为剧烈。
中石化董秘局的桑先生认为,国有股减持方案暂停引起市场如此强烈的反映,说明原有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不合理,理应调整。
新的扩容可能来临
李霏表示,市场将面临新的扩容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今年只发行了50多只新股,而下半年更是只发行了15只。国有股减持无疑是新股发行的一个障碍。如今障碍解除,发行新股也就顺其自然了。况且,新股发行的速度太快和太慢都是不正常的现象,无论市场还是管理层都会对此作出调整。另外,受暂停减持消息的影响,市场很可能出现一轮报复性大涨行情。管理层肯定希望市场稳步发展,而非大起大落,因而很可能会利用扩容来为大盘降温。当然,管理层要考虑到发行的速度和密度,以免对大盘造成冲击。
高利也认为,从昨天的成交量来看,市场上并不缺钱。因而,如果掌握好扩容节奏,不会对市场有太大影响。民族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李红光总经理表示,管理层应平稳制定政策,并做到市场的认同。
“救市”顺应市场潮流
高利认为,此次暂停减持,实际是管理层再次干预证券市场的一种做法。他认为,1999年两次国有股减持都以失败告终。此次以市场化定价减持实际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做法,必然遭到市场的反感。减持应该考虑到市场的接受程度,要在发展中解决,而不是以打压股市为代价。
中科企投资公司总经理刘福堂认为,此次暂停减持引发的大涨,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仍然还只是个“政策市”。中国特色的体制决定了“政策市”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仍将很大。当然,国外也同样会用政策去影响股市。他认为,关键在于所制定的政策是否与市场贴近,不贴近就会造成股市的暴跌,像国有股减持政策,就属于这种情况。
宫玉松表示,证监会决定暂停国有股减持,除了被认为是短暂的利好以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引发了投资者对管理层的信心危机。同时也有了另一种预期:对减持方案作大幅度的修改。因而,修改后的方案将成为左右后市的关键性因素。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郑晓辉博士说,监管层虽然声称不干预市场,不以指数为直接监管目标,但在投资者的预期下,还是出台了利好,还是充当了“救市主”,这对市场规范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中国上市公司能否支持这么高的点位,还是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将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的整个金融体制和入市后的经济发展。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