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西镇 黄玫
10月20日,银广夏刊登股权转让提示性公告,称四家股东以协议方式拟将持有的8100万银广夏国有法人股转让给深圳市发特实业有限公司,如果股权转让成功,后者将顺理成章地成为银广夏新任第一大股东。在历经作假风波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后,新股东的介入似乎给银广夏的前景涂上了一抹亮色。但为何选择这个时候进行重组?为何要以2001年12月31日的
每股净值作为转让价格的依据?银广夏及股权受让各方对此又持何种看法?这些随之而来的疑问让人感到银广夏重组依然迷雾重重。
为了解当事各方的初衷,记者首先将电话拨到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辗转找到办公室李主任。李先生表示,由于未得到公司授权,他不能回答记者的提问;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有限公司一位先生在接到记者电话后表示,领导不在公司,他本人也不了解转让的相关情况,并无法提供领导电话;宁夏计算机研究所接电话的是一位女士,但记者得到的却是和深圳广夏公司几乎相同的回答;而深圳兴庆电子公司的一位小姐在记者自报家门尚未提问时,即明确告诉记者她已猜到了记者的问题并认定没有采访的必要,在记者坚持下,她开始征询旁边一位先生的意见,一个斩钉截铁的声音回答:“就说不在!”,接着是对方电话的忙音。
不过上面一通电话的最大收获是无意中了解到深圳发特实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地址。记者决定前往探营。“发特”的本部设在深圳市联合广场,但根据记者观察,“发特”似乎与“深圳市国泰联合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于记者的到访,公司显然早有准备,前台小姐听记者说明来意,马上表示公司有关领导均出差在外,有关事情不清楚,也不便作答。当记者询问上述两家公司是何种关系时,被告知两者之间是关联企业。据了解,深圳市国泰联合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原为琼海德的控股子公司,而“发特”公司现任董事长马勇为琼海德前任董事长,琼海德在于去年实施的资产重组中,已将其所持有的深圳市国泰联合广场投资有限公司44%的股权出让给琼海德原第一大股东——海南国泰投资集团公司,而马勇也于2000年底辞去琼海德董事长职务。
记者就股权转让及相关问题还采访了银广夏董秘禹万明。禹先生表示,股权转让是在股东之间进行的,他本人难以就股权转让及可能随之而来的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作出评价,但他表示公司也在密切关注股东间股权转让的进展。之所以关注,他解释说,对于银广夏目前遭遇的信用危机,原大股东已无能为力,新大股东的介入可以为公司带来资金,并以新的面孔面对政府和债权人,重拾信誉。针对未来影响银广夏每股净值的不确定因素,他说,由于中期报告没有天津广夏的审查结果,年报将对此全面披露。他不愿意对天津广夏对公司净资产的影响程度以及其它可能为银广夏每股净值带来的影响作出评估。
业内人士认为,银广夏此时公布股权转让事宜很不寻常,因为到目前为止,针对银广夏造假行为的处理结果尚未出台,银广夏的未来走向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公司正面临着债权银行及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还款及索赔之讼,虽然最高法院已宣布“暂缓受理”中小股民的起诉,但亦同时明确表示中小投资者的索赔案将不受法定诉讼时效的限制,也就是说,在未来若干年内,银广夏仍将随时面对中小投资者的索赔。在这些诉讼明朗之前,公司净资产的计算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