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底”字在证券传媒出现的频率之高,可见“底在何方”已成为整个市场的焦点。或艾略特,或江恩,或循环周期通道,以至各式各样的动力指标……总之分析人士是用尽了十八般武艺。然而跌幅仍然远远超出他们的意料,以致因过早判底而打碎了的眼镜跌得遍地都是。
其实有时复杂繁琐的分析,还不如某种简单的方法来得实用。这就是技术分析理论中
所述的越是简单的越有效的一条基本原理。例如,假若我们能自觉地运用走势分析中的对称原则,我们对于底部的认识与判断就不会太离谱而更接近真理。
有什么样的升势,就会有什么样的跌势;怎样升上来的,就一定会怎样跌下去——对这两句话相信稍有点“股龄”的投资者都不会陌生。股谚把它们概括为:“升得愈高、跌得愈重”。故此在今年6月大市见顶回落后进入中级调整时,投资者就本应对调整的态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低估了它的长期性与杀伤力。他们先是忽略了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单边跌市是与今年2月底至6月初的单边升市相对称的;然后在8月下旬跌穿了历时一年的大箱体的底边之后,又忽略了这新一轮的单边跌市又是与2000年2月14日以一个巨大的跳空缺口为象征开始的单边升市相对称的。由于不懂得自觉地运用这种分析走势的对称原则,他们对调整底部的落脚点也就难以作出基本的估计了。
这种对称原则同样亦体现在动力指标上(如KDJ、RSI):如果动力指标曾在顶部有过严重的反复超买和顶背驰,那么,在形成底部的过程中,往往亦会有极其严重的反复超卖与底背驰。大家不妨回顾一下深沪历史上中级以上的顶底(日线及周线),看看是否如此。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对称走势,与市场资金运动的规模与力度有关,也是资金从进入到撤出的周期性过程的反映。以前述的走势为例:去年初之后的井喷行情,是在允许三类企业入市及券商质押贷款的政策背景下爆发的。机构投机者认为从此打通了以炒高股价做大市值再反复质押的办法来解决融资做庄的途径,于是纷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疯狂炒作。控制了许多个股的大部分筹码。没有调整的单边升市、无量创新高、超买底背驰,就是这样出现的,是机构过度融资、多头力量透支的结果。然而一旦市场转势,兼之加强监管,机构高位被套、下档缺乏承接、大盘无量下跌而导致资金链断裂,长时间的没有像样的反弹的单边跌市就是必然的了。
——升过头必定跌过头!股市上的对称原则就是这样训示我们的。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