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与股评家,原本很不相干。将企业打理好,属于前者的职责;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则是股评家的业务。
然而,不知究竟是业余爱好,抑或出于好心好意等,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们,对于扮演股评家的角色,也很是热中不疲,他们客串指点股票的高论,投资者们三生有幸,于是时常得以听闻。
前不久,早已于香港、纽约、伦敦的证券交易所分别上市、被国内有关媒体称为“超级航母”的中国石化,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还乡夙愿。虽然其H股发行价不过1.5港元,且还一度跌破,目前犹在徘徊不已,但卖给国内投资者的A股价格,却是绝不客套的4.22元——据说,这唤作“市场化”。
按“市场化”发行的中国石化,于上交所挂牌当日,开盘价4.6元。出席上市仪式的该公司董事长,当场即作表态:“与中国石化的投资价值相比,这一价位偏低……投资者会对中国石化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对于公司股票的今后走势,董事长表示乐观……
股评家的瘾,董事长着实很过了一把。
4.6元的股价,何以就断其“偏低”,我至今愚昧不解。但董事长的高论,想来应不会错,故此,不以为“偏低”者,自然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评价”。于香港、纽约、伦敦三地的证券交易所,中国石化的股价皆不足2元,海外投资者们对于价值的评价,显然尤其“不正确”得很!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对于董事长的精辟分析,市场竟毫不理会。于苦撑了十数日后,中国石化的A股,终于亦将发行价跌破,从董事长指出“偏低”的4.6元算起,不经意间又低了逾10%下去。
但中国石化董事长的尊面,还算不得丢得很多者。2000年底,大名鼎鼎的清华同方以46元的价格增发新股,对于其股票的投资价值,我记得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当时,亦曾客串了一回股评家,很是热心地亲自为投资者分析,告曰46元的增发价格,完全“合理”。目前,清华同方的股价以复权计,仅约36元,依照该副董事长兼总裁的观点,“不合理”的状况,应是已经极严重了罢!
聆听了董事长们的股评高论,分别以4.6元的“偏低”价格买入中国石化、以46元的“合理”价格认购了清华同方的投资者们,前者如今套个正着,后者更已赔得凄惨——发表罢高论的董事长们,对此会介意么?(长)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