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股市场合并的可行性
(一)B股已是境内投资者的B股
无论从投资者人数、还是成交金额的角度看,如今的B股市场都已是境内投资者的B股。虽然在市场创建之初,境外机构投资者在B股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由B股私募
发行方式所决定的。但是近几年来,支撑B股市场的资金70%是境内外汇,境外券商早在1999年就被排在“十大成交额”之外了。
中国B股市场去年升幅达130%,而境外投资者却减少了40%。另据粗略统计,1996、1997年境外机构占有B股市场份额约80%,至2000年已迅速降至15%,预计今年这一比例将会更小。
随着今年初B股市场的对内开放,境内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更是占据了B股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决定B股市场走势的主导力量。国内投资者通常同时投资A股与B股两个市场,接受同样的公司信息,投资理念日渐趋同,这一方面造成了两个市场甚至于部分个股的走势出现联动性,另一方面也为A、B股合并创造了条件。
(二)A、B股价格的趋同使合并成为可能
今年2月19日的开放政策,通过消除B股市场投资者的进入限制,结束了B股市场长期低迷和交易不活跃的历史。经过上半年3个月波澜壮阔的攀升行情,大部分B股的价格已非常接近A股,个别如海航B、轻骑B甚至一度超过了A股价格;与此同时,B股的市盈率也急速提升,5月底时已基本与A股持平。由此可见,让境内投资者自由进入和退出B股市场,可以极大地平抑A、B股市场的价差,从而为逐步完成A、B股市场的统一提供必要条件。
(三)合并不会对A股造成太大冲击
目前A股挂牌公司近1150家,B股挂牌公司仅114家,尚不足A股公司的10%,流通市值约为A股的2%左右。这一数字与原来的转配股相比尚且不及,更不用说与国有股减持数量相比了。因此,正如小溪之入海,B股与A股的合并不会对A股造成太大冲击。
(四)人民币自由兑换是A、B股合并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人们一般认为,A、B股合并一定要以人民币自由兑换为前提,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人民币实现了全方位的自由兑换后,A、B股自然而然地就会走向合并;但是,在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A、B股也并非不可以实现合并。
A、B股合并的多赢方式
参照关闭STAQ、NET系统及地方柜台交易系统和两市小基金的成功做法,我们认为,当前完全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依照一定的条件实现A、B股的平稳合并。
具体而言,可规定半年或一年的期限,期满后以一股B股换一股A股,在此期限内B股投资者自主做出决定,是继续持股还是抛股持币;无论是境内投资者还是境外投资者,届时所持股份都以人民币计价;鉴于人民币尚未达到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因而对于境外投资者的资金账户要予以特别监控,主要是监控其进入A股市场的资金只能以原持股数额为限,禁止其再额外无限量地追加资本。也就是说,A股市场只对坚定看好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而坚持留下来的境外投资者部分开放,并非对外资全面放开。
从理论上说,境外投资者的资金转换成人民币后虽限于外汇管制不能自由带出境,但这仅是一时的限制,待人民币能够自由兑换后这一壁垒即自然消失了;而且,这种强制措施也不是对其没有好处,最主要的是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宝贵资格。事实上,由于境外资金在B股市场上所占比重已经很小,这一做法已经不成问题。
就意义而言,A、B股如果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合并,那么对于市场各方参与者的益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放开限制后进入B股市场的境内投资者会大为欢迎,尤其是6月1日以后入市的投资者将会藉此燃起解套并获利的希望。
其次,境外一般投资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换股。对于坚守阵地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条进入中国A股市场的通道。
第三,上市公司不仅股权结构有所简化,而且摆脱了诸如境内外信息披露要求不一、财务规则不一、审计条例不一以及A、B股股东股利分配目标不一等令人头疼不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又重新踏上了梦寐以求的融资之路。
第四,券商不必再为B股的席位、跑道以及外汇账户等奔忙了;监管部门也可以松口气了,既用不着为发展和活跃B股市场的后续政策焦虑,又给放开市场后进入的投资者一个较为圆满的交待,可以集中精力推进A股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工作了。
第五,对外汇管理部门来说,最大的担心是外汇流失和“进口型”金融风险问题,而在这种单向的强制换股方式及存量资金监控管理制度下,这一担心显然是过虑了。□郑旺/文
订财经短信新闻 国内外经济动态了如指掌
订手机短信接收沪深股票实时行情股价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