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集中爆发的一些问题似乎需要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许多行为给予更深层次的思考:曾经的精英公司纷纷预亏预警无论优劣的公司滥用增发“广夏”神话一夜间灰飞烟灭……如此众多的问题,似乎不能再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敷衍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行为的随意性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严重障碍。
行为一:业绩没谱
上市公司业绩差并非一日之寒,体内体外因素一大堆,不过投资者已经习惯了高市盈率的交易价格,也习惯了资产重组后的业绩巨变,只是深康佳、清华紫光、风华高科等这些曾经深信不疑的绩优公司突然变脸,琼民源之后竟然还有银广夏,令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
上市公司对业绩下滑通常用行业性衰退等原因来解释,但问题是,我们的上市公司不是行业中的优秀群体吗?如果是行业性原因,其业绩衰退难道事先没有征兆吗?季报制度、重大临时性信息披露制度难道只是摆设吗?业绩衰退为什么总是滞后于一些机构投资者的减仓行为呢?显然,上市公司或者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经营素质,或者没有将业绩可能突变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中小投资者,或者业绩衰退的预亏预警缺乏诚意。当然,依靠更为严重的做假行为编造业绩成长的神话与一个公众公司应有的形象更是差之甚远。
行为二:花钱无度
不可否认,经过反复融资的上市公司是我国各类企业中最有钱的一个群体,因此他们在投资方面也表现出比任何公司都大度,漠视投资回报和交易价格。首先,许多上市公司不断地将“闲置”资金投向与自己原不相关的高科技行业,从某一阶段来看这种投资似乎是具有相当的敏锐性的,但这些行业同时也是高风险的行业,更是许多上市公司陌生的行业,因此出现一定的投资失误恐怕在所难免;其次,许多上市公司在购买一些中小投资者普遍认为昂贵的资产时异常大方,而出卖资产的当然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如厦华电子巨额购买商标使用权,五粮液以巨额现金弥补资产置换的差额;第三,自从获准投资证券后,上市公司要么积极进行直接投资,要么通过委托理财间接受益,当然上海金陵重仓投资银广夏后的收益与风险都纯属意外。那么,我们这些既有融资饥渴症又有投资饥渴症的上市公司,又有多少能真正搞好自己的主营业务呢?又有多少能在行业衰退时通过投资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呢?
行为三:重组滥用
重组对于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是一剂妙方,但从资产重组出现在资本市场的那一天起,就总是与二级市场价格的飚升相关联,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已经习惯性地将资产重组与股价暴涨等同于一个概念,进而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很多重组一开始就剑走偏锋,不是真正立足于改善公司经营状况,而是谋求一种业绩突变后的股价飚升和业绩提升后的再融资,于是报表性重组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实质性重组。
这种重组的致命缺陷就在于业绩恢复缺乏持续性,甚至缺乏真实性,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当年的棱光实业重组后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粤海发展重组后不久再度陷入亏损,还有围绕重组出现的针锋相对的股权争夺等等。我国目前亏损面超过10%的上市公司整体状况恰恰为各类真假重组提供了巨大的温床。但是,重组虽然对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具有长远意义,却也成为一些“心怀叵测”的上市公司一种独特的生存手段,不时地拿出来供市场把玩一把。
行为四:增发无序
增发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本是一种正常的再融资方式,在我国资本市场引入增发之初,对上市公司的整体重组也的确发挥过相当积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随着增发硬约束的逐步降低,增发公司越来越多,增发规模越来越大,增发价格越来越高,一场史无前例的“再圈钱”运动铺天盖地而来。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实施配股的公司只有寥寥数家,而实施增发的公司达到了14家,超过了去年全年,公告拟增发的公司更是多达上百家。事实上,如果上市公司能够有效使用募集资金,不断为投资者带来回报也无可厚非,但令人担忧的是,增发前公司资金充裕,增发后业绩普遍下降,至于回报则几乎无论业绩好坏一概“不分配”。资本市场的功能已经明显失衡了。
应该说,上述种种随意的上市公司行为对于资本市场的伤害是重大的,而我们一般将导致上市公司行为约束不利的根本原因归结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归结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但这应该属于一种外部的硬约束机制。
除此之外,还必须建立一定的软约束机制,因为如果在硬约束下仍然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上述不合理的行为可能会通过其他种种方式继续存在,所以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必须通过改变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才能实现,而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措施,应该是改变目前资本市场的一些盈利模式,例如一级市场无风险的发行和盈利模式,二级市场集中资金投机炒作的盈利模式等等。
如果市场能够形成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一个理性评价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模式,真正具有发展前途的上市公司获得市场的认可,并实现持续性的融资,那么上市公司才有可能在硬约束条件下发挥各种软约束机制的作用,真正克服各种随意性行为。□华夏证券研究所银国宏/文(完)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接收沪深股票实时行情股价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