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造假事件引发“蓝筹”股的思考

2001年08月10日 10:58  人民网-市场报 

  野山/文

  0557银广夏,曾经作为蓝筹股的杰出代表被大肆吹捧过。现在神话破灭了,媒体一篇报道已经详细说明银广夏是如何编造巨额利润,蛊惑广大投资者。看起来,第二个中科创业诞生了。

  中石化,也号称蓝筹股。但在他即将上市前夕,该股旗下的仪征化纤上海石化连出预警公告。近期发生在所谓的蓝筹股股票身上的事情真不少。看起来坏事比好事似乎多一些。

  我们也不能责怪什么,蓝筹股的称号都是市场给与的,估计连那些上市公司的老总都不一定搞明白什么叫蓝筹股。刚刚设立股市那会,就是政治动员,鼓动你上市,也不管你的条件怎么样,只要敢上就批准你,由此还造就了独特的上海本地股和深圳本地股的风景线;到了1994年,国家计委和国家体改委的大员们琢磨出国有股这个概念,从那以后能够在中国股市挂牌的股份公司从某个意义上说,来源变得越来越单一,有点近亲结婚的感觉。然后,股市成了国有企业脱困的舞台,成了资产重组的课堂,中国的股民恐怕比哪个国家的人都更知道资产重组这个名词。

  这是大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提出蓝筹股的定义自然变得滑稽可笑。及至这些神话一个一个破灭,蓝筹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如同这些破灭的神话一样,从顶峰跌落到深渊。因此,我们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即如何提高证券市场资源的质量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先借鉴一下香港的经验。香港本来有主板,后来又特别设立了创业板。尽管现在高科技股跌得一塌糊涂,但是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却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否认的。香港弹丸之地,为什么要搞创业板?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提前吸引并储蓄一大批优秀的可供证券市场使用的上市资源。中国证监会一开始并不明白香港人的意图,开了绿灯。于是,一些优秀的企业得以赴香港创业板上市,这其中包括许多企业,我只讲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中华数据广播。这间公司从来没有人提到过是中资企业,但是从逻辑上讲他是天津大学副校长寇纪淞老师的私人企业。寇老师很慷慨,把所有权益赠与了该公司的员工,这间公司集合了国内许多在图文数据传播方面的专门人才,非常有发展潜力。另外天大天财(0836)也与它沾亲带故。就是这样好的企业,已经去香港上市了,那为什么不能在国内上市?不能说证监会醒悟的迟,在金裕兴(就是收购方正科技的那个)赴港上市的过程中,证监会就耽搁了好久,尽管最后金裕兴上市成功了,但是证监会也颁布了比较严格的限制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条例。这么做就是为了留住优秀的上市资源。于是就有了用友软件,然后又出了一个神话,结果管理层怕到连开办国内的创业板市场的勇气都丢失的境地。

  然而这毕竟是开端,许多朋友也许认为创业板企业上主板大概不够条件,实际上这些企业不要说主板,包括去美国的主板上市都绰绰有余。那为什么不能大规模来呢?大家就等一等吧,会很快的。前段时间的烽火通信就是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改为主板,我记得他的发行价是当时四只新股中最高的,凭什么?凭的就是实力。中国的股市到现在应该画个杠,大家尽可以忘记用友软件以前上市的企业,他们迟早要被淘汰的,对于用友软件以后上市的企业,也就是其中的10%吧,你有多少赞美词就给他们多少吧,我相信这些人们还没有学会昧着良心说话。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太多的真正的蓝筹股,只是现在的股市还没能真地吸引他们进来。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国锦赛-丁俊晖绝杀胜 卫冕冠军出局 视频
  • 娱乐杨采妮19年情修成正果 周六新加坡办婚礼
  • 财经审计长讲秘闻:刘志军案上报前沉默1小时
  • 科技谷歌将推新款谷歌眼镜:适用戴眼镜者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解密:蒋介石晚年曾密约毛泽东访台
  • 教育盲人国内高考遭遇不公 自学雅思赴英留学
  • 图锐:天翻地覆后能否铸成真正底部
  • 沈建光:上海自贸区的四大难题
  • 赵伟:贵州能否实现瑞士梦
  • 叶檀:世上已无计划煤
  • 朱大鸣:开发商不差钱 楼市疯过09年
  • 张五常:什么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