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9日ST大洋敲响中期预亏警钟,到深沪证交所规定的预警最后期限7月31日,深沪两市共有10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预亏公告,其中深市59家,沪市42家。在这些预亏公司中,又以去年或历年亏损的老面孔居多,共有70家,约占总数的69.3%,首次亏损或上年度未亏损的公司31家。占约总数的30.7%。事实上,在经历了从1993年至今长达7年的经济增速连续下滑后,2000年我国宏观经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升趋势,作为国民经济先行指标的证券市场也逐步攀升,并在今年创出2202点的历史高点。但现实中预亏个股的数量却不断增加,这种
现象十分值得我们去认真关注和深入分析。本文拟对预亏一族进行深入的行业分析、财务及个股亏损原因分析,同时对其市场表现加以分析。
行业比较分析
长城证券顾颖杰
非ST类公司的亏损
到目前为止,共有61家非ST类预告亏损。分析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我们认为,除家电和航空业,行业性的景气和萧条因素并非亏损的主因。
a、因行业性因素导致亏损的公司
2001年中期,有4家家电类公司预告亏损。我们认为,家电行业的过度竞争、价格大战是这些公司经营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行业中部分竞争能力差的公司出现亏损并非是一件坏事,亏损会导致部分公司退出该行业,有利于该行业提高行业集中度;亏损将降低行业内大公司并购同业、扩大规模的成本,有利于行业重组。
航空运输业是国内发展前景较为看好的行业,但作为国内航空业大型企业的东方航空今年中期却出现亏损,我们认为,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航空业在经营中出现的过度竞争是导致该公司亏损的原因之一。
b、因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欠佳,难以抵抗一般性的行业风险而导致亏损的公司
目前预告亏损的公司中有46家是属于该种类型的,占非ST类预亏公司总数的77%,其涉及行业和有关公司如下:
以上这些公司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较,基本上是中小型公司,企业的生存环境较差,出现经营困境是很容易理解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以上这些公司大都地处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资金短缺和企业文化落后是这些公司共同的特点,我们相信,这是其难以抵抗一般性行业风险、难以做到有效管理、难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我们同时认为,如果这些公司不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发生根本的变化,其未来将逐步失去持续经营能力。
c、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亏损的公司
在61家非ST类预亏公司中,有约14%的公司早就失去了持续经营能力,只是因为制度上的原因才得以在资本市场上被保留,并还没有被冠于ST。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企业是不具备分析价值的。这些企业无法向投资者说明清楚,这些年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到资本市场上来?投资者之所以投资这类企业只能从政策投机的角度来理解。这些企业的名单如下:深万山、宝华实业、吉发股份、渤海集团、声乐股份、双虎涂料、北方五环、轻骑海药。 32家ST类公司的预亏
投资者已经注意到了,绝大多数ST类公司已经发布了预亏公告,这从一方面提醒投资者,对那些已经病入膏肓的企业,重组并非易事。从已发布的预亏公告中,我们发现,上半年亏损的原因主要是主业停顿、无根本性好转以及财务状况恶化三类。
鼓励对该类企业进行重组,是政府挽救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从这几年的重组实践中,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都已经认识到,通过虚假重组在资本市场上投机取利的行为已经危害了监管部门挽救市场的初衷。对此,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收益不能计入盈利,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这一规定对欲借助债务重组而扭亏的公司而言是致命的打击。我们估计,ST类公司为免于被PT,今年下半年会加快重组的步伐。我们同时认为,资产置换和创造非经常性损益仍是连亏两年半公司摆脱困境的主要途径。虽然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标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情况,但非经常性损益还可以计入公司利润,因此仍会被ST类公司广泛采用。除此之外,政府补贴和委托上市公司经营等也会是这些公司摆脱困境的主要方法。结论与启示
a、竞争在某些行业有愈演愈烈之势,更多的企业把价格竞争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是部分上市公司发生经营性亏损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这是公司经营质量不高,企业客户不稳定、创造消费需求能力差的一个反映。
b、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短缺,产品技术落后,以及地域弱势,并因此导致的经营中抗风险能力差是目前部分上市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
c、在经济扩张期盲目发展导致企业背上沉重包袱,失去持续经营能力是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d、没有企业发展目标,或者说是在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以后,企业自身没有能力进行相应的调整是目前部分上市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
e、ST类公司和亏损类公司中,有少部分公司有故意做出报表亏损的嫌疑,可能是为以后的重组争取有利的条件。
f、ST类公司以及资产重组类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行情几起几落,有极强的生命力,并没有因此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公司能否重组成功关系到整个市场的生存基础。
g、由于中小企业从总体上来说是很难做到持续和稳定经营的,其经营中抗风险能力较差,投资该类企业的投资者利益是很难得到有效保护的,因此资本市场并不是该类企业最适当的融资场所。
预亏板块财务比较分析
□长城证券 刘月平
截止2001年7月31日,共有101家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亏信息,我们将这101家公司归为四类,分别为PT公司(8家)、ST公司(32家)、2000年出现亏损且2001年中期预亏的公司(27家)、2000年盈利而2001年中期预亏的公司(34家)。我们选用若干财务指标,对这101家公司进行总体和类别财务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全部预亏公司的财务分析
从预亏公司的盈利能力来看,2000年预亏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3099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2449元,都分别远低于沪深两市公司的0.1829元和0.1688元平均水平,并且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贡献在预亏公司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我们对净利润的构成做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资收益在净利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对净利润的贡献大。与沪深两市公司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分别占净利润的比重为63%、44%、22%、13%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预亏公司2000年这四项比重分别为-168%、237%、36%、60%。与预亏公司99年的这四项指标对比可以发现,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对净利润的贡献是呈上升趋势。关于预亏公司的主业经营状况,我们发现预亏公司的主业成长出现负增长,并呈加速趋势,其毛利率也由99年的20%迅速下降为2000年的13.2%,远低于沪深两市公司的26.43%的平均水平。
从预亏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能力来看,预亏公司的不良资产比例由99年的11%上升为2000年的17%,资产质量不佳,而受资产计提准备影响,沪深两市公司的不良资产比例则由99年的5%下降为2000年的4%,这种反差也反映出预亏公司的资产仍有许多水分,尤其是在存货方面。2000年预亏公司的存货周转率由99年的6.45下降为2000年的2.79,存货周转速度放慢,而沪深两市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则是有所加快,2000年达到29.19。预亏公司的应收帐款的周转速度也是有所放慢,并且远低于沪深两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从预亏公司的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来看,预亏公司的2000年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0.0006元,远低于沪深两市公司的0.2119元的平均水平。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在预亏公司的净现金流量中的比重最高,与此相适应的是,预亏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由99年的58%上升为2000年的72%,而沪深两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近两年稳定在45%左右,反映出预亏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其他相关的指标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反映出预亏公司的偿债能力下降。
PT公司财务分析
总体而言,8家预亏的PT公司2000年平均每股亏损达到0.42元,平均每股净资产为-1.445元,高于整个预亏板块的平均水平。主业增长出现负数,2000年8家PT公司的平均毛利率也仅为2.6%,PT凯地和PT琼华侨的毛利率更是达到-23.5%和-22.9%水平,意味着产品销售成本高出售价23%左右,收不抵支。由于主业经营不善,8家PT公司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于筹资活动,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在8家PT公司的净现金流量中的比重呈迅速上升趋势,受此影响,这8家PT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由99年的118%上升为2000年的159%,偿债能力非常差,平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仅为0.33和0.27,其中,PT琼华侨和PT郑百文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289%和235%的高度,债务负担沉重。
ST公司财务分析
ST公司中往往孕育着资产重组的机会,我们对32家预亏的ST公司进行财务分析,以期找出有重组前景的公司。我们对这32家公司的2000年每股净资产和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进行分析,发现ST幸福、ST东北电、ST国货、ST新都和ST黎明的不良资产比例非常低,分别为1.42%、3.01%、3.32%、3.83%和5.74%。这说明这5家预亏的ST公司资产质量不错。再结合这5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分别为0.47、1.29、1.98、1.46、2.37元),可以发现除ST幸福外,其他四家公司家底比较殷实,具备分红转赠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ST鞍一工、ST中侨和ST中华三家公司的不良资产比例高达1824.72%、2001.52%和2066.62%,每股净资产原本为正数,调整后都变成负数,这反映出这三家公司资产质量非常差,公司也没有计提准备金将资产泡沫挤出来,重组这三家公司的成本非常高。
32家预亏ST公司的2000年毛利率为7.96%。我们将这32家ST公司的毛利率进行排序后发现,有9家公司的毛利率高于10%,其中ST国货、ST新都和ST黎明都属于毛利率前9名公司,反映出这三家公司主业竞争力尚可。我们再将32家预亏的ST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排名,发现7家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于0.10元,其中ST国货和ST新都位居其中,反映出这些公司现金周转比较好。
从债务负担来看,32家预亏ST公司的2000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85.05%。我们也发现,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公司有ST幸福、ST国货、ST新都和ST黎明四家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90%的公司有ST鞍一工、ST大洋、ST恒泰、ST猴王、ST九州、ST英达、ST中侨、ST中华8家公司,其中ST猴王和ST九州的资产负债率更是分别达到180%和216%。资产负债率低的公司债务负担轻,更有利于资产重组的进行,而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时有着债务壁垒。
2000年出现亏损且2001年中期预亏公司的财务分析
在2001年中期预亏的98家公司中,有61家非T类公司,其中27家公司是2000年已经出现亏损的公司。这27家公司2000年平均每股亏损0.307元,而99年这27家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0932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仅为0.0178元,显然非经常性损益对99年的盈利起着重要作用,99年其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高达251%和96%也反映出这一点。2000年这27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5%水平,微幅上升,相关偿债指标也保持稳定,公司的资本结构未做大的变动,但这27家公司的主业经营开始逆转。其主业增长由99年的3%转为负增长,毛利率则由99年的23.49%迅速下降到2000年的9.97%,而且,2000年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增长速度分别达到58%、96%和45%,说明这27家公司2000年亏损原因来自于经营方面。另外,这27家公司的不良资产比例有所上升,2000年达到12%左右,其中有色鑫光、东方锅炉、东新电碳和昆百大A四家公司的不良资产比例都在30%以上,这也反映出公司资产质量不佳,部分公司未计提资产准备金释放资产风险。一旦计提资产准备金,这些公司的利润将会有所减少,不排除这些公司2001年中期亏损会受计提资产准备金的影响的可能性。
2000年盈利而2001年中期预亏公司的财务分析
在2001年中期预亏的公司中,有34家公司在2000年是盈利的,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09元。我们发现,有10家公司如鞍山合成、东方电机、深万山、中辽国际等尽管2000年出现盈利,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是亏损的,说明非经常性损益是这些公司实现盈利的重要来源。我们也发现补贴收入和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非常大,比较典型的如东方电机补贴收入占净利润的比重高达1045%、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为348%;济南百货补贴收入占净利润的比重为159%、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高达11489%。这些公司大都主业不济,2001年中期预亏只是公司业绩真实状态的显现而已,公司的扭亏将依赖于资产重组。我们也注意到,部分2001年中期预亏的公司在2000年有较大盈利,其中每股收益在0.20元以上的公司有5家公司,如第一纺织、兴业聚酯、深康佳等,这些公司受产品市场环境如产品价格下降或原料价格上升的影响,预计在2001年中期亏损,一旦市场环境改善,这些公司有望依靠主业经营扭亏。
结论和启示
a、101家预亏公司的财务共性表现为盈利指标为负,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对净利润的贡献呈上升趋势。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都有所下降,主业成长出现负增长,来自经营活动的每股现金流量为负,筹资活动现金流是预亏公司现金周转的主要来源,相应地其资产负债率迅速上升,偿债能力下降,财务状况恶化。
b、PT公司的平均每股净资产为-1.445元,主业增长出现负数,2000年平均毛利率也仅为2.6%。由于主业经营不善,8家PT公司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于筹资活动,资产负债率达到159%,偿债能力非常差。在主业积重难返的情况下,PT公司的生存主要系于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
c、ST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要好于预亏的PT公司。通过财务分析,我们认为ST东北电、ST国货、ST新都和ST黎明四家公司的重组成本比较低,其中尤其是ST国货和ST新都的各项财务指标不错。我们也发现ST鞍一工和ST中华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财务风险未被释放,资产重组的成本比较高。
d、在2001年中期预亏的公司中有27家2000年出现亏损的公司,这些公司99年依靠非经常性损益而保持微薄利润,2000年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达到平均每股亏损0.307元。另外,这27家公司的不良资产达到12%,投资者应注意有色鑫光、东方锅炉、东新电碳和昆百大A这四家公司的潜在资产风险。
e、在2001年中期预亏的公司中有34家公司在2000年都是盈利的,这些公司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依靠补贴收入和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而实现2000年盈利的公司,2001年中期预亏只是公司业绩真实状态的显现而已,公司的扭亏将依赖于资产重组。另一类是2000年有较大盈利的公司,受市场经营环境恶化预计2001年中期亏损,一旦市场环境改善,这些公司有望依靠主业经营扭亏。
预亏板块的市场分析
□长城证券 柴 力 刘宝文
年报和中报的预亏制度,意为提前警示投资者并尽早释放市场投资风险,从而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但在实际的市场表现中,预亏板块的个股并未如意料中的灰头土脸,反而表现的甚为活跃。2001年中报预亏的个股中大部分先跌后涨,相当部分股票更是呈现大幅上扬的态势,在市场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预亏一族。随着形势的变化,预亏队伍也分道扬镳,有的预亏者已经退市或暂停上市,有的经过重组变成绩优股。特别是关于“退市“的压力越来越大,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步伐也越来越快,压力转化为动力。预亏板块中既有阶段性的风险,也蕴藏着不小的机遇。市场风险
A、退市风险
今年2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及有关通知,退市被真正引入到证券市场。根据规定,PT公司可以向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宽限期。现在,除了PT水仙退市和PT粤金曼没有获准宽限以及PT渝钛白已向中国证监会提出恢复上市申请外,其它PT公司均获准宽限。该《办法》对宽限期进行了规定。对于11家新PT而言,除了PT百花村、PT宝信、PT永久之外,其余8家公司全部预亏,若在交易所批准的12个月的宽限期内不能盈利,证监会将终止其上市。
B、二级市场风险
一些老的绩优股这些上市公司的市场形象非常好,在在各自的行业中都是龙头公司,他们的一举一动很受市场的关注,这些绩优公司在在预亏后,股价就大幅下挫,遭到了投资者纷纷抛售,如深康佳(0016)低开后即跌停,从27日预亏到31日,最大跌幅达19.3%。这种现象虽充分的说明了业绩对于绩优蓝筹公司的股价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些绩优股的预亏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更大的信心打击,风险更大。同时一些新股上市不到一年的公司如天龙集团(600234)等出现了预亏公告,不仅打破高送配的幻想,而且使人对不少新股的发行公告的项目盈利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对于新股,由于它们不少发行价就高,并且上市后的定价普遍较高,又经过了一轮的炒作,很多股票的价格已经非常高。这当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市场机会
预亏板块,尤其是中报的预亏,往往被主力机构借用做洗盘的契机,这是因为大多数公司的中报不要求审计,中报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并常常被主力或者上市公司利用。从历史上考察,根据预亏前、预亏后的短线、预亏后的中线走势,可以将预亏板块的二级市场分成以下三大类:一是预亏前后都是处于下降通道之中,因为预亏可能在短线加速了调整的幅度;二是“V”字形走势,预亏成为主力借机洗盘的工具,随着预亏的结束,股价反而扶摇直上;三是在预亏前,股价走势较强,通过利用预亏短线洗筹后,中线继续盘升。如大元股份(600146)、ST国货(0416)、ST黄河科(600831)等。因此,对于后两类预亏板块的走势,经过充分分析挖掘,蕴藏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从公司基本面分析,从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两方面考察,预亏板块的机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1、重组,又可以分成主动性重组和被动性重组。预亏板块埋藏着很多“壳“资源,并是重组股出没的摇篮,尤其是“T”类公司和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重组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该类重组多数都是被动性重组,即通过大股东易主,然后资产整体置换,实现扭亏和经营面貌的整体改善。主动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不变更大股东和主营业务,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资产置换,卖出呆滞资产,购进优质资产,或者多元化经营,实现整体扭亏的目的。去年的中报预亏股当中就跑出了为数不少的下半年重组大“黑马“,例如春都、ST深华源和ST海洋,在下半年的最大升幅少则50%,多则接近200%。由于持续亏损,重组压力迫切的包括ST特力、ST银山、ST宏业、ST猴王、ST幸福和ST中侨等。
2、部分公司因为周期性因素或者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可以加强主业经营或者通过外部环境的回暖,可以实现扭亏的目的。如石化行业、商业等。因此,这类的公司预亏往往成为主力中线洗盘的工具。如石化、制造等行业的预亏公司。
3、无减持国有股或者“增发”的压力。目前,增发成为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重大“利空“。而管理层对于拟增发公司在经营业绩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预亏公司肯定无缘增发,因祸得福,预亏公司在公布预亏后,股价异常抗跌,在当前非常时期,出现了预亏板块整体强于大盘和绩优板块和科技板块的“畸形”现象。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接收沪深股票实时行情股价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