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文
连日来,如斯报道屡见报端:广西某市10家信息咨询公司“模拟”炒股,1400多名“股民”受骗上当,3558万元被白白“模拟”掉;本省某地一张姓经理投资“气血养生机”,40天蒙了几百人,骗得赃款500万元……
于是有人慨叹:如今到处都是“经济骗子”。这话显然失之偏颇。但骗子们屡屡轻易得手,却不能不引发人们深思。笔者以为,骗子们固然可恨,有关部门应出重拳狠狠打击,但人们致富心切,为骗子们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则恐怕是“有关部门”管也不好管的。
在现在尚不太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勤劳”不再是“致富”的唯一手段,“一夜暴富”也不再是天方夜谭,于是就有人常把“万一”当成“一万”,认为“通常是带着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性降临到人们头上的”(爱默生语)的机遇是随时可能碰上的。骗子们更洞悉“股民们很疯狂,都想暴富”的心理,许以“1至10倍高额融资的承诺”、“40天给30%的利润回报”等等,引得人们趋之若鹜、真伪不辨,深深陷入骗局不能自拔。
骗子们的“承诺”、“回报”明显不合法更不合理,但有人却坚信不疑,主要是“利令智昏”。至于“证券公司”没有国家“经营许可证”,资金根本没进入股市而全在“体内”消化了,“气血养生机”的把戏更与非法传销别无二致,这些不用“明眼人”也“一看便知”的拙劣骗局居然骗了恁多人,则更见被骗者常识之缺乏。
所以,时常教育人们摆正心态、提高识别骗子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与打击骗子同样重要。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