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战略管理 > 《团队》2004 > 正文
 

战略性薪酬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 11:06 《团队》杂志

  

  通过战略性薪酬管理提升竞争力

  首先要明确工作重点。竞争力包含了执行力,核心竞争力以竞争力为基础,更强调创新力。通过战略性薪酬管理提升竞争力,主要是在采取薪酬激励措施提升知识力、开发创新力上下工夫。它与增强执行力的重点不同,后者主要关注并解决当期或短期薪酬激励问题,关注劳动效率、劳动成果和实际贡献,关注物化劳动形态以及流动形态;前者主要关注并解决中长期薪酬激励问题,关注企业全体人员知识、技能的提高、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的调动,关注潜在的劳动形态和流动的劳动形态。

  其次要理顺二者关系。一方面,要了解把握战略性薪酬管理系统与竞争力系统各自的构成。其中,战略性薪酬管理系统前边已讲述过;竞争力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核心竞争力系统由八个部分组成。另一方面,要了解这两个系统的某些部分或方面与战略性薪酬管理系统的某些环节是相互交叉、重叠的。(见图六)

战略性薪酬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4)

  在理清关系基础上,将相关环节的建立健全有机结合起来。薪酬策略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竞争力的环节因素、资源因素和执行力因素,作出适当选择;薪酬框架的构建要考虑执行力因素有关情况;薪酬制度、形式要适应执行力、知识力、创新力的需要;薪酬关系的调整要适应执行力、知识力、创新力的需要;薪酬分配功能的发挥要关注对知识力、创新力提升的作用;薪酬体系的完善要考虑执行力、知识力、创新力的需要;相应地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力的相应关系方面也应与薪酬管理系统有关环节对接。

  第三,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薪酬制度、促进提升竞争力。一是确定管理、技术、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作用大的观念。通过宣传、培训,确定新观念,为贯彻落实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打好思想基础;研究提出考核认定管理、技术、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作用的办法,将其纳入能力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二是建立适合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方法。即从全面薪酬体系建设的角度,在抓好当期、短期薪酬激励机制建设的同时,探索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年薪制、股权激励、特定福利待遇、特定保险计划等都可试行,并将其与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紧密联系起来;分配形式上知识工资、宽带薪酬等均可探索、着眼于立足于促进知识力、创新力的建设。三是分配向关键、重要岗位和高素质、高技能、高贡献人员倾斜。要以岗位评价、能力评估、创新力评估等为基础,合理拉开差距,分配向管理、技术、知识等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倾斜,开发全体人员的潜能,激发大家的创造性,从而逐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把薪酬分配的短期激励、中长期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建设全面薪酬体系,实行战略性薪酬管理,把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把现金性报酬和非现金性报酬结合起来;把物质鼓励和精神管理结合起来,发挥好薪酬的激励功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

[上一页]  [1]  [2]  [3]  [4]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