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马佐平语重心长谈中国电子工业发展瓶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6日 20:29 新浪财经 | |||||||||
王利芬/文 我想写马教授并不仅仅因为他是美国国家工程学院中唯一的华人,也不是仅仅因为
在与马教授接触不多的几次中,我强烈感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结晶后且超越这两者的优秀品质。既便你与马教授接触时间很短,也会由衷地说,马教授真好,真的很好。至于要说是什么好,还真说不出来。细想一下,大体可以这样来概括,冷静而不失热情,周到细致而不繁琐,直爽而不失温和,执着而不失弹性,坚持而又包容,平和而不失个性。 其实这些特点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兼有是极难的,也是少见的,如果这些品质在一个人身上混合不好,你会觉得很怪,可放在马教授身上却很成功,原因是他将中西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品质进行了化学性的融化,而不是堆积,而且在融化的过程中,度的问题把握得很好。其实,世界上本质性的东西并不是很多,问题是在某某本质之下,量的把握和度的运用,这个运用就是生活的艺术。我一直以为,学工的在这种度的把握上要比学文的差一些,但马教授让我这个好多年的想法有了许多改变。 来自台湾的马教授其实生在中国大陆兰州市,父母都曾是国民党。1949年,父母带着当时只有四岁的他和刚刚出生的小弟弟到了台湾。1969年马教授毕业于台湾大学电子工程系,之后到美国耶鲁大学取得机电博士学位,1974年获博士学位后到IBM(行情 论坛)从事硅晶体管组件科技研究,1977年回到母校耶鲁大学任教,他所从事的研究对电脑及手机等微处理器向“小而精”方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年年初,在美国国家工程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公布的年度院士名单中,马教授荣登榜上,是77人中的唯一华华裔。 我与马教授的谈话进行了两个多少时,在这两个多小时中,我其实是上了一堂极好的科学入门课,同时也对中国科学,尤其是微电子研究方面的发展,从他的角度有了一个概括性的理解。我们的谈话大约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大学科研的组织方式,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他的角度看中国半导体行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们所聚焦的说起来是两点,可是,从中让人所感悟到的却远远超出这些,在两点的枝曼中,有许多生活的哲理,当然,为了保证谈话问题的集中我不得删节了许多。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