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监会赴多地摸底调研,“信托资金池被叫停”事件也进入了静默期。日前,银监会创新和监管部理财处处长苏薪茗在媒体公开表示,监管部门反对的是多个产品对应一个池子或一个组合导致产品无法独立核算,银监会正在考虑研究制定规范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管理办法。这也给焦急等待中的资金池信托业务一个信号:市场化方向一定要走,监管的意图在于更好规范。
上海一信托公司董事长谈及信托资金池叫停一事时这样说,“信托业务很少会说叫停两个字,因为创新业务一直在进行,堵不如疏。监管的重点始终在于规范信托业务,这次也只是暂停报备新项目,接下来应该会对这类业务出台规范意见”。
今年以来,信托资金池业务规模迅速膨胀,至今已超千亿。多家主流信托公司均有大批资金池产品发行。
事实上,业内对资金池业务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多指非指定投资方向的信托,即先募集资金再找投资项目,与传统的信托项目成立流程背道而驰。
资金池信托多遭非议的矛盾集中在两点,其一是资金池信托通过期限错配募集资金,以短借长投方式运作,可能造成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其二是即便不存在借新还旧,随时申购赎回的交易设计也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
苏薪茗日前公开表示,资金池的提法并不严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监管部门反对多个产品对应多个资产,并要求商业银行对每个理财产品均应建立托管的明细账,科学成本收益核算,对每个理财产品对应的投资资产组合实现单独管理。
10月下旬,银监会暂停受理报备资金池信托业务,并先赴广东对此类业务运行较多的信托公司展开调研,业内对此一直“忧心忡忡”。
平安信托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资金池产品形式,资金端的伞形信托是为了募集更多资金,或是获得低成本资金;项目端的母子信托、TOT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以及规避诸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关于发起人股权明晰等规定,“但多对多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什么都放在一起就很难说清楚”。
今年6月,银监会非银部副巡视员闵路浩在出席2012中国信托业峰会暨“诚信托”颁奖大会时曾表示,银监会的监管把握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二是所谓的穿透原则。“从交易动机或目的的角度入手,附之业务设计模式、期限、费率等要素加以判断,对复杂的信托业务模式识别结构主线。”
但“多对多”的产品形式显然已经很难厘定交易动机,伴随而来的是未知的风险黑洞。上述信托公司董事长透露,监管部门摸底结束后,将对资金池业务特别是“多对多”业务出台规范文件。“叫停信托资金池”提法不准确监管层意欲规范“多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