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众多经济体推出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如何应对“溢出效应”,在稳增长同时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日前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给出新的答案———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为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整和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可以说,在宏观经济已经逐渐筑底企稳之际,稳定的货币环境在保持市场合理流动性需求同时,也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创造了条件。
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当前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代表居民消费价格的CPI指数,9月份再度跌至2%以下,这也让全年实现4%的通胀目标基本没有悬念。不过,对于未来通胀走势切不可掉以轻心,国际国内的形势令人担忧“通胀魅影”从未远去。
不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国家,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全球性通胀埋下隐患。
在全球经济依然低迷时,大规模的流动性释放,的确能刺激需求持续上升,有助于推动经济复苏和改善就业。不过,随着主要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共振”效应产生,有可能释放出过剩流动性,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通胀上升的风险。同时,过多的流动性也将带来“热钱”涌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而引起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再次抬头。
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伴随着主要发达国家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大宗商品价格曾一度出现大幅波动。在8月份前的三个月,全球玉米价格上涨23%,小麦价格上涨19%,与此对应的奶制品、肉制品价格指数已逼近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的水平。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既是粮食进口大国,也是原油进口大国,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粮价与原油价格的走高,无疑加大了国内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与此同时,跨境资本流动的压力,同样考验着新兴经济体的物价总水平。10月下旬,随着海量“热钱”袭击亚洲资本市场,包括香港金管局和韩国、泰国等相关机构均已采取措施,防止“热钱”流入吹大资产价格泡沫。其中香港作为亚洲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其人民币ETF、H股和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成了此轮“热钱”涌入套利的重点。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走高,也让很多人开始担忧,越来越多的资本是否正在向国内市场流入。
除了输入性因素外,受劳动力成本、资源性产品和部分不可贸易品价格存在趋势性上涨压力等影响,物价对需求扩张和政策刺激仍比较敏感。也就是说,在催生上一轮物价上涨的一些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前期部分被抑制的商品价格可能再次上涨的情况下,一些新的涨价因素也正在形成,潜在价格上涨压力依然不小。
此前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即在最终目标方面,更加突出价格稳定目标,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而要把握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风险防范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合理增长。
在这里,我们特别注意到,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出的“平稳合理增长”。这一提法,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完全不同,其更强调“平稳”且“合理”,这也是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换言之,在经济逐渐筑底回升后,要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货币环境将继续保持稳定,既要满足银行体系合理的流动性需求,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又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管理好通胀预期,为保持物价稳定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