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


一直对网民朋友的来信心存感激,批评有之、建议有之、鼓励亦有之,在首席研究员看来“雷霆雨露、皆为天恩”,在这里一并对朋友们给《浪淘金》的支持表示感谢!浪淘金资讯研究团队将秉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在修缮产品的同时继续为您研究经济、解析政策、研判大势、捕捉机会,也欢迎各界朋友继续给出宝贵的意见。应新浪名为“maomao”的网友提出要求转载并希望公开来信的要求,我们将这位朋友名为《谈一下中国的股市——发新股》的文章放在今日期刊的“新视野”栏目。

客观的说,这哥们提出了对股市IPO全新的观点与看法,并且从另一个视角,给出了解决新股乱象问题的方案,我个人觉得具有参考价值,推荐大家去看一看。我同时也注意到,在市场投资人对新股大扩容,表现出空前关注与不满情绪的同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也顺应民意,拿新股发行制度开刀,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带入了深水区

据悉,在证监会发行部内部会议上,郭主席抛出了“IPO不审行不行?”的提问,这惊人的一问表达了管理层坚定进行深度改革的决心,在方向上也充分照顾和考虑到了中小股民的利益。众所周知的是,一级市场从来就是“有钱人的游乐场”,VC与PE的门槛更是将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隔离在了门外,在审批制的大权之下,利益链条的层层传导、叠加,最终落到二级市场投资者为新股高溢价“买单”(即使证监会已经加强了对发审委的监管,权力寻租现象大为减少,但过长的利益链条仍存在着较大的灰色地带),“IPO不审”是打断这种利益链条,向二级市场投资者“让利”最彻底的改革。也正是基于既得利益者的获利丰厚,改革的阻力空前强大,况且,“IPO不审”需要中国股市有一套合理且完善的定价机制,来保障市场能以良性健康的方式持续运行,因此,从审批制到注册制(即“IPO不审”),虽然改革方向笃定,但我们还需要给改革留出更多的时间。

至于股民投资者一向非常担心的,“IPO不审”后无门槛的扩容节奏将加快,进而重挫股市行情,我认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毕竟决定行情走向的不是扩容节奏的快慢,而是投资成本与盈利预期。理论上,如果上市资产都是经财务包装上市后业绩即变脸,或者长期融资从不注重融资回报的“铁公鸡”,这样的扩容只会让A股沦为“万人坑”,反过来看,如果上市资产不仅质地优良,而且能够在市场化询价的博弈中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同时还注重股东回报,那么如此扩容带来的就不是资金上的承接压力,而是增量资金的进场追逐下A股整体估值溢价的提升。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如果上市不能获得一个很好的股权定价,这种“亏本”买卖很少有公司愿意做,换言之,在注册制的环境下,行情低迷企业上市融资冲动将“自动”降低,而行情一旦过热,企业上市热也将成为行情过度投机的平衡器。

实质上,将资产扩容与“竭泽而渔”、“大抽血”划上等号,这种想法如果是在十年前,或许正确,但在股市成长了二十年之后,还抱有这样的看法,就显然是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在作祟,我倾向于认为,在郭主席新政的快速推动下,这种刻舟求剑的思想很难再有市场。毕竟A股市场再也不是那个“为国企解困”的圈钱机器了,而是要凭借着在股改后逐渐完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为中国经济打造一个“均贫富、促发展”的平台,也只有将“大扩容”的重担一肩扛起,资本市场才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与资源倾斜,为自己在中国金融舞台上的核心地位正名!我们也可以认为,正是郭主席应承下了未来服务央企主业整体上市以及向中小企业定向输血的重任,中央政府才有意将4万亿的养老金配给资本市场(前提在于,郭主席已通过强力的监管风暴,净化了市场的投资环境)。

因此,只要理顺了中国股市的定价机制,打通当前一、二市场间的隔阂,并提升了监管水平,那么符合国际化的放松管制,显然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前提之下,对于郭主席“IPO不审行不行?”的提问,我的回答是“我看行”!(浪淘金资讯 首席研究员)


点击进入《浪淘金》汇总页收藏本期刊,每个交易日8:30前更新





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意见反馈 产品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