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

在“暂不入市”打击了市场信心之后,养老金入市又传来了积极的消息,《证券时报》在A1头条放言:养老金投资运营办法最快一季度发布,入市比例上限可能会达到30%,最多约有5800亿元资金可进入证券市场”,而浪淘金资讯首席研究员注意到,该消息仍然来自于身份暧昧的“有关人士”,这与此前传出要将千亿养老金转交社保托管的“南方某省”有异曲同工之处。养老金入市的消息,仍然以充满神秘感的方式,在官方媒体以“小道消息”在传播,这实质上反映了,关于养老金入市的博弈仍然没有结束,各方都在通过自身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来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养老金入市的时间及方式、机制,则仍有待于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但在当前各路资金争相进场的大背景下,留给养老金争论与观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7000亿保险资金静待抄底。统计数据显示,与25%的上限相比,保险资金目前股票和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占比维持在10%-12%的中等偏低水平,这意味着险资有着较大的加仓空间,而目前保险资金可运用已超过5.3万亿,如果投资比例提升到25%的上限,就意味着,还将有接近7000亿的新资金入市。同时,险资每年还在以1万亿元的速度快速扩张,可入市资金在逐年递增。另外,温总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已明确指出,支持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宽投资渠道。而提升权益类投资的方式与比重,将是拓宽投资渠道的重要体现。

公募基金手握千亿现金。2011年四季报显示,476只基金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的银行存款及清算备付金合计共为1272.2亿元,这意味着,理论上基金手中可入市资金大约为千亿元左右。并且,从多家基金公司发布的策略报告来看,公募基金后续入市资金可能会更看好低估值周期性板块以及稳定增长较为确定的板块。

RQFII呼吁加大试点额度。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投入运作,但在港中资机构已经对于200亿元的RQFII额度表达“强烈不满”,不仅因为总量规模太小,令中资机构的运营成本过高,实质上,中资机构看好内地资本市场发展前景才更为关键。据悉,监管层要增加RQFII500亿元额度的迹象已很明显,并且,专注于股票类产品也有望在下一阶段出炉。另外,外汇局也加快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审批,数据显示,2012年年初至1月20日,外汇局审批了6亿美元的QFII额度。

产业资本返身增持。统计数据显示,1月以来,重要股东(包括公司高管、控股股东以及其他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在短短10个交易日内的增持金额便高达23.1亿元,日均增持额2.31亿元,仅略低于2009年9月的2.32亿元;环比12月放大22.5%。实际上,自2011年10月11日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始现政策底,A股重要股东增持情况明显增多。12月份日均增持市值便较11月份增大近4.8倍,增持次数较11月份增加2倍以上。1月的减持金额亦大幅缩减,截至17日,沪深两市合计减持金额仅13.5亿元,日均减持金额跌至历史低位,仅1.35亿元,环比缩水近7成。

不难看出,对于A股市场来说,当前并不缺增量资金,渴望进场的机构资金不在少数,资本市场对于养老金入市的期盼,更多在于长线价值投资理念的“确认”,以及通过养老金入市对前一阶段资本市场“扫黑”行动的肯定,进而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养老金入市并不是短期行情的“止痛片”,而是塑造价值投资文化的“唐僧肉”),而对养老金而言,既然选择A股市场投资是“保值增值”的必然路径,那么在各路资金虎视眈眈的窥视下,尽早入市还能拿到物美价廉的筹码。毕竟,“不争论向前看”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浪淘金资讯 首席研究员)


点击进入《浪淘金》汇总页收藏本期刊,每个交易日8:30前更新



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意见反馈 产品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