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刚于167日期间在北京举行,制定了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就是要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这样才能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膨胀,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

会议的这种提法,可谓刺中了西方金融经济的根本弊端;但断症容易,要把病治好却不容易。

西方的经济学者与财金官员,怎会不知道金融市场的理想功能是把社会上的闲资重新引导回实体经济,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商品与服务,这样才能改善国民的生活。但由于社会上的财富分配不公平,广大的民众根本缺乏消费能力,令到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与商品都不容易找到销路。当社会上的生产能力早已过剩的情况下,资本根本没法流入实体经济。

据说,中国积累的资本已多达10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16万亿美元,比美国一年的GDP还要多,这么多的资金,以中国的经济规模能吸纳得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这笔钱就只能脱实向虚,留在金融市场里以钱炒钱,或流入房地产市场,吹大房地产泡沫。

美国出现金融海啸,就是因为钱流入房地产市场后,房地产的价格就会大幅上升,这些涨了价的房地产又可以透过信贷,化成新的资本,重新回流到金融市场。这种情况令金融市场可以透过杠杆作用,不断自我循环,不断膨胀,变得比实体经济还要大很多倍。所以,金融市场一出现风暴,就可以令实体经济桅断船翻,造成灾难。

今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是要防止中国的金融业重蹈西方的覆辙。这就是需要中国的金融业重辟新的路线,要中国的金融业支持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提升经济科技含量与能源效益,而不是提供炒家以钱炒钱的平台。

然而,中国原先根本没有金融业,现有的一套基本上是从西方抄回来的,因此在体制上根本就是西方那套。再者,现时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工作的一些重要人物,很多都是西方的投资银行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思路跳不出西方的那一套。

资本只有一种行为准则,就是唯利是图。因此,资本不会自发地去搞环保,或支持弱势社群。即使是中国自己成立的主权投资基金也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投入去的资本无法全数收回;如此,负责管理基金的官员就会被追究,甚至会丢职。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资金的管理者一定不会去做只有社会贡献没有金钱回报的投资。

因此,政府想细致监控金融市场的运作并不容易。中国政府与其在这方面吃力不讨好,不如调节新生财富的分配方法,令广大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分享劳动成果,有更多的消费能力。当社会有足够的新生需求之后,资金就会流入实体经济,不会留在金融市场兴风作浪了。(施永青  新浪博客)



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意见反馈 产品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