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

从今天开始,2011年12月份、四季度乃至全年的经济数据公布将拉开序幕,历经了欧债危机升级的洗礼并与通胀反复抗争了一年的中国经济,将逐渐露出它的全貌。在浪淘金资讯首席研究员看来,通过一连串的货币政策紧缩,以中国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为对价,CPI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控制,而对外贸易的降温,客观上是受到了世界经济大气候的影响,但内需拉动的适时补充,让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有中央政府平衡经济结构,主观上有意为之的推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新变化,为2012年“稳中求进”经济战略的实施厘清了思路,作为为中国经济服务排头兵的资本市场,也必然要以自身更大力度的大变革相时而动,成就中国经济的二次腾飞并将自己带到中国金融领域的新高度。

市场当前对于12月份CPI涨幅4%左右有着一致性预期,CPI环比、同比均将呈现出稳步下滑的趋势,理论上,在没了通胀的后顾之忧后,央行在货币政策稳健中微调的步伐应该更快一些,但实质上,周小川行长对于通胀的忧虑并没有停止,在“对通胀不能掉以轻心”的表态背后,第二次存准率的下调迟迟没有启动。我认为,这事实上也是货币政策在2012年面临的尴尬,在CPI稳中有降的大趋势中,有着不可控并非常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一旦美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美联储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而欧债危机的深化也是全球货币失控的火药桶,加之中东当前动荡不安并面临战争威胁的局势,大宗商品与原油价格或随时再现“主升浪”,在输入型通胀的阴影下,紧盯CPI的国内货币政策有理由保持多一份谨慎。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0.3%和24.9%,比前一年的31.3%和38.9%有所下滑,同时,贸易顺差则从2010年的1845亿美元收窄至1551亿美元,并创下三年来的新低,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3.1%下降至2011年的2.3%左右的水平。而放眼2012,显然最坏的时候还并没有到来,欧元区一旦出现更大规模的动荡,外资加速撤离(多项权威数据,印证了当前境外资金流入正持续下降,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入压力明显弱于去年上半年)下出口受到巨大冲击,或难以避免。另外,虽然在国内有着极强的放松房控政策的呼声,并且各种谣言甚器尘上,但结局均是不攻自破,难以撼动中央政府将房控进行到底的决心。

在外部经济与环境的不稳定,以及投资拉动无力的制约下,中国经济必须要另辟蹊径,向内完成生产关系的优化,以及生产力的提升。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开始在以新一代互联网标准、电动汽车配套设施、核能设备基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发力,为新兴产业未来的集体性崛起创造硬件条件,而将民生问题列为重中之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是在为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腾出空间,商务部更是以相当直白的方式,将“大消费”列为中国经济今年的第一拉动力,并拟研究制定一整套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综合而言,就是以产业升级提升中国经济的生产力,用刺激消费来改善中国经济的生产关系,全面向内寻找更有质量的GDP增长。

这也就意味着,与中国经济紧密挂钩的资本市场,要从一个单纯发挥融资功能,为中国经济输血的角色,转型为更侧重于优化资源配置、投资回报功能的“新兴产业的孵化器”以及“人民财富合理再分配的平台”,在大政方针上配合中国经济向内的升级与转型。而郭主席所领导的证监会,无论是急风骤雨般的监管风暴,还是“强制退市”、“强制分红”政策的强推,乃至对长线投资资金的引入,都是这一执政思路下的具体体现。我们也期待着,开始逐步释放改革红利的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在2012共同顺利“登船”。(浪淘金资讯 首席研究员)


点击进入《浪淘金》汇总页收藏本期刊,每个交易日8:30前更新


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意见反馈 产品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