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光大证券:政策短期提升投资者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1:4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证指数

  中证快讯,12月15日,光大证券最新的宏观研究报告指出,国务院关于当期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中央政府对于目前下滑的经济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详细的部署。从信心层面来说,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投资者信心,但是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实际效果仍需观察。主要基于如下几个理由:

  第一,货币增速并没有比1998年明显放松,股票需求提升仍需等待。与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1998年相比,M2增速-GDP增速-CPI为8.5%,另外在2000年经济开始复苏时,M2增速-GDP增速-CPI也为4%,而意见指出:2009年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股市的需求未必能够明显增长

  第二,09年确定性需求的方向在于4万亿投资。从信贷投向来看,政府希望调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增长,信贷方向与4万亿方向基本一致。政府投资的“4万亿”具体构成是,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1.8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

  第三,信贷有保有压,减少对“三高”行业供给,对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有利。信贷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适当控制对一般加工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我们认为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对于三高行业的信贷控制进一步减少了行业的供给,如果4万亿投资利于提振相关需求,那么如建材等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利。

  第四,《贷款通则》调整,仍难以改变银行盈利下行预期。适当调整可能主要集中在逾期贷款展期、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并购上。一方面目前制约银行信贷主要是相应的风险控制度和终身责任制,所以货币政策的放松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在信贷的放松;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银行信用成本提升,业绩压力仍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