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信托收紧降杠杆 难挡银行资金加速入市

2015年05月16日 07:43  中国经营报  收藏本文     

  杨井鑫

  距离证监会[微博]严禁券商机构参与伞形信托仅一个月,信托公司和作为伞形信托资金提供方的银行也已陆续开始“收伞”。

  据悉,作为杠杆资金的重要来源,多家银行不仅降低了伞形信托的杠杆比例,部分银行甚至暂停了该项业务。在监管层收紧伞形信托之后,相关银行配资业务审批要比之前难度加大。

  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互动,银行仍是当前股市资金层面最坚实的“后盾”,银行资金加速入市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银行降杠杆

  4月中旬,证监会召开相关通报会,其中提出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而最近有消息称,有监管部门已经开始调查股份制银行是否存在资金违规入市的情况。

  监管层降杠杆的效果在市场上立竿见影。《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监管层多次对伞形信托降低杠杆的强调,不少银行已经提高了伞形信托的风控,严格限定了可投标股票的范围和单票比例,且抬高了平仓线等。而部分银行限于资金投入结构等因素,甚至暂停了该项业务。

  记者了解到,在监管“收伞”和检查资金违规入市强硬态度下,招行、民生、浦发、光大等银行并没有在内部明确禁止伞形信托的配资,但是大多数银行降低了配资杠杆。此前银行资金配资杠杆能够放大到1∶3,而如今的银行配资杠杆至多是1∶2。

  “监管层担心指数上升太快。从目前市场表现看,降杠杆是一个比较及时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市场急涨急跌。”民生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在一些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以小博大”的游戏愈演愈烈,杠杆越放越大,无形中扩大了市场风险。银行从风控的角度来讲,也有降杠杆的需要,这一点跟监管是一致的。

  该民生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收紧伞形信托的同时,银行会相应增加股市其他相关业务。“银行暂时不可能放弃股市机会,资金入市的大趋势也不可能改变。”

  一位信托人士表示,在监管收紧伞形信托之后,相关银行配资业务审批要比之前难度更大了,但是在监管规定下放之前,部分信托公司就已经和银行抢先签下了很多业务单子,短时间做存量的单子就够了。

  “伞形信托的产品已经非常标准化了,银行资金利率高,优劣后资金垫底,风险在牛市中是可控的。可以说,银行在配资业务上甚至形成比较激烈的竞争,各家银行都有所涉及。”上述信托人士表示。

  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表示,金融市场的业务目前的优势较其他业务明显,规模化企业贷款资金利率大概是在年化7.2%以上,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资金利率最低可以做到7.4%,而资本市场的配资业务收益是要远远超过这个水平的。 “在银行贷款业务中,个人信用贷、限制性行业贷款等不良率都特别高,不少银行在这块业务上收缩得也比较厉害。更重要的是,配资业务涉及的资金量都非常大,容易冲量。”该行长表示,银行的行为也是跟随市场来定的。

  “之前做了比较多伞形信托规模的银行,可能就只是将门槛抬高,放慢审批。如果银行本来这类业务就不多,风控可能也不够完善,可能就直接暂停了业务。”上述股份行支行行长表示。

  “伞形信托的资金支撑是依据市场表现来的。如果股市表现持续较好,伞形信托短期内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北京一家券商产品部人士称。

  按照他的说法,信托的配资是能够从银行转向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的最终资金来源可能还是银行。“在民间资本的配资中,很多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甚至是P2P都参与了进来。这些机构的资金相比银行利率更高,但是资金的来源可能也是银行,即资金从银行到担保公司等机构,然后再从这些机构到信托配资。”

  上述某北京券商产品部人士认为,监管层降杠杆的思路是从宏观市场层面考虑,但是不可能完全堵住伞形信托的配资。

  多渠道入市

  记者了解到,在大多数银行谨慎对待伞形信托的同时,银行转向推出一些新的产品和途径,间接分享股市红利。

  招行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该行资本市场业务做的量比较大。“伞形信托的存量在500亿元左右,而这阵子新股不断IPO,银行刚刚推出了‘结构化打新基金’,市场上反响不错。”

  据了解,由于新股IPO存在股价快速上升,但是申购资金需求量大,所以银行愿意出资进行理论上的无风险套利。招行在该项业务中能将杠杆放大至1∶5,而劣后资金的起点就是2000万元。也就是说,招行针对机构最小的结构化打新基金的投入都会超过1亿元。

  上述招行人士称,该项业务主要是对机构投资者,不面向个人投资者。在业务期限上,打新基金项目的融资至多一年,满3个月可以提前终止,而成本大概比7%高出一点。“打新风险低,针对的是机构,所以资金成本上要比其他资本市场业务低。”

  除了伞形信托、打新基金之外,银行参与定增也是资金进入市场的一条重要渠道。伴随着股市一路走高,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作频频,而大部分定增背后都有银行的影子。

  一家银行公司部人士表示,银行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业务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也是一种结构化的模式。银行资金作为优先级是固定收益,大概年化8%,夹层资金是固定收益,收益率高出银行资金成本很多,而劣后级则往往是大股东的自筹资金。

  “不同模式和不同资金比例,夹层资金的收益不一样。由于定增的风险和收益往往取决于未来企业股价的变化,所以目前夹层和劣后的风险不小。”上述银行公司部人士称。

  该人士表示,对于定增项目,去年银行能够做到1∶1的配资,就是优先级占到总融资的50%,而现在这个比例在不断降低,目前大多银行也就能做到1∶2。“实际上,定增项目的风险在于股价的超跌。对于1∶2的配资,银行能够承受的安全边际超过60%。”

  与定增项目类似,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项目也是银行在资本市场的一项主流业务。然而目前各家银行对这项业务相对谨慎。

  “之前不少银行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能够做到5折,但是现在大多数银行都是有条件的做到5折。同时,对质押的股票标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审批越来越难。”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内部人士认为,股价的波动对这项业务的影响非常大,往往企业的资产补充都很难,这就涉及银行必须设定好平仓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一直是套现的捷径,但是银行把控的是价格底线。如今市场虽然好了,股票市值更高,但是这也意味着新做项目的风险会高一些。”

  他表示,在目前市场行情下,银行对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更青睐于质押率低、企业盈利、行业比较好、非创业板、期限短的项目。“很多企业实际上股东都已经将所有的股票质押出去了,那么后做质押的银行风险就会比较大。此外,银行主要还看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这也是一个关键点。”

  此外,银行资金介入股市的途径还有并购基金项目和员工持股计划项目两种配资。“银行在其中扮演的是提供资金加大杠杆的角色,也都有相应的风控标准和门槛的。”招行某内部人士表示,自去年以来,这两类项目的资金需求在不断加大,未来市场空间也很广阔。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产经经济管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庆安枪案调查结果:民警开枪属正当履职
  • 体育NBA-勇士进西部决赛 老鹰4-2将战骑士
  • 娱乐外媒CNM曝成龙去世闹乌龙 本人:很无奈
  • 财经上市房企手握2.3万亿存货 哪家风险最高
  • 科技运营商提速降费方案到底给多少优惠
  • 博客爆料人:关于何炅“吃空饷”的回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播音系女神毕业照惊艳 平均身高170(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齐俊杰:股市风月场流行包小三
  • 徐斌:黄金是我们财富忠实保护神
  • 冉学东:汇金减持也很难让牛回头
  • 谢百三:A股下跌有限 上涨难测
  • 水皮:股民梦到山腰 孙俪梦醒已见顶
  • 钮文新:央行这回是真降息?
  • 叶檀:地方债置换是央行与财政部苦心
  • 刘光宇:房地产究竟算不算支柱产业?
  • 慕容小散:创业板诸神的黄昏?
  • 徐斌:别指望还会有房地产泡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