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进入倒计时 牛散收揽僵尸户应对IPO新规

2013年12月30日 07:23  金陵晚报 

  打新产品“私人订制”  

  “我想赶快凑笔钱去买我们公司的打新专户产品。”就职于某基金公司的80后小龙(化名)说,这种积极参与高门槛产品的热情和此前对公司要求购买自家基金时的冷漠构成鲜明对比。小龙公司的打新专户产品已收到大量“预购”,但为了将产品控制在最适合打新的规模,不少投资者很可能买不到。

  由于新股配售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即网下发行的股票,由主承销商在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中自主选择。这一方式让有能力争取到承销商手中优质项目的机构对打新前景十分乐观。

  “最近公司的几个大客户提出要求:帮他们‘私人订制’成立专户参与打新。”基金经理徐伟算了一笔账,假设产品每年能够打中20只优质新股,每只新股可以配到打新产品净值的5%,在新股上涨20%的情况下卖出,这样每中一只新股对整个产品增厚的收益率就在1%左右。在累积复利的情况下,20只新股打下来的收益可观。

  而这仅仅是普通打新产品的收益预期。如果通过引入分级机制的专户产品进行打新,进取端在不同的杠杆率影响下,预期收益率将得到相应倍数的放大。于是便有了上述“私人订制”打新专户的需求。

  打新玩法推陈出新

  虽说在IPO新规之下,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定价和网下配售。但多数个人投资者并非承销商的战略同盟,因此网上申购新股依然是牛散的主要战场。

  但随着市值配售政策重出江湖,参与网上申购的投资者得持有一定数量的非限售股才能参与打新。“过去我们都是尽可能地从亲友处收揽更多的证券账户,力求提高新股中签率。但2014年要市值配售,必将大大分流我们的打新资金。这样中签率和收益率都会下降。”牛散老陈当年最疯狂时曾把几处房产抵押出去换取打新资金,扣除融资成本,年化收益率超过20%。

  近期,老陈与几位朋友喝茶聊天时,一个收揽“僵尸户”用于打新的设想油然而生。“有个朋友就是喜欢买蓝筹股,今年基本上没怎么动,套着也不愿意卖,还想弄笔钱在2014年打新。”老陈想到,与这位朋友类似的“僵尸账户”恰恰是最适合收揽作市值配售机制下的打新账户。于是,老陈开始与多家营业部的大客户商洽,反响不错。“到时把打新收益分些给他们作为‘租金’,对大家都有好处。”老陈说。

  资金“抽水”效应显现

  私募吴先生2013年底清空了股票仓位,迎接2014年新股的来临。而目前也有不少机构投资者持“降低仓位,等待打新”的态度。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一位目前产品业绩排名居于前十位的基金经理,已经把他所管理的未进入排名争夺战的产品进行大面积减仓,为2014年打新股做好准备。也有基金公司将研究团队进行调整,将大量研究员调配到新股研究方面,集中火力为打新部署。

  如此一来,2014年新股在市场热捧的情况下,老股表现或许让人“心寒”。吴先生认为,尽管A股目前估值非常低,但2014年大量资金涌向新股,将制约市场整体表现。现在A股指数不断下挫,一方面除了年底资金面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在新股即将登场之前,资金“抽水”效应已然显现。

  如此看来,投资者在2014年的“打新季”中,应当规避“打新浪潮”对高估值老股票的负面冲击,并通过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捕捉打新收益。中证网

  “2014年的机会在新股。”这句话出自一位对机构投资者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明星分析师之口。2014年即将开启,此刻的A股可谓寒风凛冽,但是打新预热已阵阵袭来。不少机构和牛散在2013年岁末降低仓位,为打新备足“弹药”;机构通过设计具备杠杆效应的打新产品,喊出收益率可达50%的狠话;而在市值配售机制下,曾经风光一时的“打新团”也要亮出新招。

  一位老私募笑言,2014年最火的也许只有两件事,世界杯和打新股。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川政协主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体育英超切尔西2-1利物浦 阿森纳夺半程冠军
  • 娱乐冯小刚回击影评人:别丢人现眼了
  • 财经今年卖地收入将破3万亿 占地方财政50%
  • 科技深圳富士康一员工猝死住处:经常加班
  • 博客《私》的奇葩价值观 习就餐后包子铺(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调侃老师“大屁股”11岁小学生被打耳光
  • 陈刚:电视媒体悲剧时代的到来
  • 张化桥:开办民营银行的捷径
  • 郭世邦:银行的美好愿望有可能落空
  • 江濡山:21元套餐与领袖情怀
  • 陈浩武:庆丰包子和财政预算
  • 梁建章:粮食安全与人口控制
  • 冉学东:混合所有制是万灵药吗
  • 谢百三:明年股市楼市几大考验
  • 陈浩武:当前社会最大矛盾是分配不公
  • 罗天昊:中国保护耕地到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