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特约作者 徐一钉
全流通后A股市场资金面
已经触及“天花板”
据Wind资讯,从全部A股静态市盈率看,1996年512点时是19.39倍,2005年998点时是19.28倍,2008年1664点是14.21倍。7月31日,上证综指最低下探2100点,当日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为12.70倍,估值更低、似乎更有吸引力。但笔者并不认同,2100点是即512点、998点、1664点之后又一次重要低点,因为2100点与这三次重要低点没有可比性。
除了全球的经济、金融形势不同,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不同,全流通PK部分股票流通、业绩出现爆发性增长,有无做空机制五个因素之外,目前各类投资者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沪深股市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A股市场资金面已经触及“天花板”。
1996年1月22日512点时,A股流通市值只有685.08亿元,而1995年12月底居民储蓄余额为29662.30亿元,居民储蓄是A股流通市值的43.3倍;2005年6月3日998点时,A股流通市值为8582.83亿元,而2005年5月底居民储蓄余额为130577.44亿元,居民储蓄是A股流通市值的15.21倍;2008年11月4日1664点时,A股流通市值为36123.67亿元,而2008年10月底居民储蓄余额为207743.76亿元,居民储蓄是A股流通市值的5.75倍;今年8月16日,上证综指以2112点收盘,当日A股流通市值为164917.33亿元,而2012年7月底居民储蓄余额为376337.78亿元,居民储蓄是A股流通市值的2.28倍。
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随着A股股改全流通后,股市流通市值快速增长(IPO、大小非解禁、增发、配股),从685亿元到164917亿元只用了16年零6个月,A股流通市值增加了239.75倍,居民储蓄资金对A股市场的承接力越来越弱。特别是,在股市赚钱效应逐渐弱化,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债券、民间信贷等加速分流居民手中的资金。
机构投资者谨慎入市的原因
我们知道,无论是成熟股市,还是不成熟股市,上涨都是要靠“真金白银”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来推动的。从1664点至3478点、再至3186点,市场又在进一步挖掘潜在的股市投资者。近一年,虽然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呵护股市的政策,包括积极引进机构投资者,但效果并不明显。3067点调整以来,A股市场的增量资金并不多,存量资金是推动抵抗性反弹的主要力量。目前,A股市场遭遇严重的资金瓶颈。今年7月底,广义货币M2为91.9万亿元;今年6月底,信托业资产超过了5.5万亿元,保险业资产达6.78万亿元。再加上全国社保、地方社保的资金,加快QFII审批,似乎A股市场并不缺少后续资金。
与普通投资者不同,机构投资者更“厌恶”不确定性,更看重标的公司稳定的业绩增长。恰恰在目前,无论是美国、欧洲经济,还是欧洲危机都处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对前30年或10年国内经济增长的调整。国内外因素交织,使得各类投资者对行业、公司很难把握,特别是对宏观刺激政策取向。笔者认为,并不是国内机构不想投资A股市场,而是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放慢脚步”。更何况,中国经济这轮调整很可能延续到明年。若此,必然影响到上市公司业绩。
值得关注的是,以前A股市场只能单边上涨赚钱,随着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后,投资者可以通过做多或做空(期指做空,融券做空)双向赚钱。近期中信证券、苏宁电器(微博)、张裕A等绩优蓝筹股,受黑天鹅事件影响股价出现大幅下跌,透视出投资者或以找到在弱势市场中新的盈利模式,以避开资金“天花板”,目前正处于试水阶段。显然,只能单边上涨才能赚钱的市场,其估值水平要明显高于双边都能赚钱的市场。
2100点不是今年最低点
延续以前的观点,去年高点3067点以来的调整,2300点处在半山腰位置,目前离山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2100点不是今年最低点。2100点反弹以来,不少机构补仓速度较快,使得原本不足的存量资金消耗较快,大家都坐在轿子上等待二次喝汤行情的到来,那么,究竟谁来买单呢?笔者认为,目前存量资金不足决定了2100点的反弹空间有限。年内二次喝汤行情来临前,还欠一轮白酒、医药、中小股票等前期强势板块的大幅补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