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理财募集规模 创月度新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5日 03:16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冠

  上半年-4.82%的收益率并没有影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热情。

  Wind数据显示,进入三季度以来,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又出现了一个小高峰。7月份全月新成立产品数量为13只,创下今年第二新高,在历史上则为第三高的单月发行数量。

  虽然数量大增,新发产品的规模却一再缩水。今年以来,新发集合理财产品的数量一路下滑,7月份的平均发行份额仅为2.58亿份,低于三月份的3.96亿份。

  与此同时,一些尚在存续期的产品也面临着清盘的风险。券商集合理财二季报显示,有15只产品的资产净值萎缩至一亿元附近,逼近清盘红线。

  “没像样的行情,产品不好发。不光集合理财,公募基金也是一样。”8月4日,一位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人士对记者说。

  7月新成立产品13只

  “5、6月份的行情不好,有些产品推迟发行了,这导致6月份的产品数量比较少。而总体来说,近一年半以来,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一直维持比较高的数量。”好买基金研究员陆慧天对记者说。

  事实上,自去年监管层加快对券商集合理财的审批节奏之后,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2010年全年新成立产品数量达到97只,总计发行份额为834.71亿份。而今年上半年,共有50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设立,总规模是421.08亿元,虽然比2010年下半年略低,但大幅高于2010年上半年。

  “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与2010年下半年相比明显‘降温’,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出现这样的发行速度,十分难得。”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剑辉在报告中认为。

  而进入今年3季度以来,新产品的发行速度似乎又有新的提升。借着6月底的反弹行情,7月份的发行数量环比大增。

  而从发行结构来看,7月份新发产品也延续了此前半年的风格,混合型产品仍是主流。

  7月份新发的13只产品中,有9只产品为混合型,仅有中信红利价值、国联金如意3号2只股票型产品,东北证券5号一只FOF产品和国海金贝壳5号一只债券型产品。

  而今年上半年,混合型产品也占到发行总规模的60%以上。

  募集规模创新低

  虽然发行数量突飞猛进,但新产品的发行规模却在不断缩小。

  数据显示,7月份新成立产品的平均发行份额仅为2.58亿份,低于6月份的3.96亿份。

  事实上,今年以来,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一直在下滑。今年2月份,平均发行份额超水平达到16亿份。自此之后,产品规模一路缩水。3、4、5月份的平均发行份额分别为10.02亿份、7.65亿份和5.64亿份。

  “市场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没有赚钱效应。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资产管理行业都是一样,不光集合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发行规模都在减小。”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剑辉对记者说。

  “发行规模的缩小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发行数量增多,单只产品的规模相对就会较小。另一方面,今年的资金面一直比较紧张,也使得参与申购的资金总量有限。”好买基金研究员陆慧天也认为。

  不过,过小的发行规模已经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根据2011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半年报,已经有15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资产净值已经萎缩至1亿元附近。

  据《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连续20个交易日计划资产净值低于1亿元,集合计划应当终止”。这意味着,以上15只产品一旦遭遇大额赎回,即将逼近清盘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15只濒临清盘的产品中,华泰证券今年2月15日成立的“华泰紫金龙——大中华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资产净值已跌破1亿元的清盘线。

  而另一边,在7月份的新发产品中也出现了华泰证券的身影。华泰证券旗下的华泰紫金套利宝在7月20日开始进入推广期,目标规模10亿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