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调仓金属周期股 弹药有限下行情能走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7日 16:31  财经网

  新华社4月27日消息(记者何欣荣、桑彤) 随着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今年开年以来周期股强势反弹的幕后推手也开始浮现:统计显示,基金在一季度大举买入金属等周期股,同时减持医药食品等非周期股。

  基金的上述动作,几乎与去年热捧非周期股而冷落周期股的景象完全颠倒过来。虽然很多机构声称二季度继续看好周期股行情,但在基金“弹药”有限且大小盘股票估值差距得到部分纠正的背景下,周期股能否继续火下去还有很多疑问。

  一季度基金围猎周期股 下手慢者掉队

  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末61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均为周期性行业,分别是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石油化工和房地产行业。基金对这五个行业的增持比重增加约4.2个百分点,占基金净值比例达到40.59%。

  与此同时,基金在一季度里的减持股票则集中在2010年大热的非周期行业。统计显示,基金对医药生物制品、信息技术业、食品饮料、批发和零售贸易、农林牧渔这五大行业的减持比例非常大。

  从基金增持的前50大重仓股名单来看,也基本上是周期类股票。如招商银行海螺水泥三一重工、攀钢钒钛等。有市场人士戏称,如果说去年基金是“吃药喝酒逛商场”的话,今年则甩开膀子“大炼钢铁”加“搅和水泥”。

  基金的调仓动作直接促成了周期股和非周期股的分化表现。今年开年到现在,沪深300周期行业指数上涨6.3%,而沪深300非周期行业指数则“原地踏步”。在个股方面,周期股也在一季度涨幅榜上领跑:比如包钢股份上涨97%、华新水泥上涨67%。

  不过,由于市场热点切换过快,一些对周期股下手较慢的基金出现掉队现象。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部分冠名“大盘蓝筹”的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里面却基本是中小盘股。按照传统定义,大盘蓝筹股多集中于银行、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周期性行业,但上述基金显然还沉浸在去年中小盘股的疯狂行情里,而错失送上门的赚钱机会。

  周期股复活逻辑:“低价+景气向上”

  从去年的门庭冷落到今年的宾客满堂,周期股的复活只用了短短一个季度。很多投资者在疑惑,这种快速变换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估值修复”是众多机构异口同声的一个原因。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政府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并出台刺激消费政策,导致新兴产业和消费类股票无论质地好坏,均有鸡犬升天之势。而传统的基础产业如金属冶炼、建筑建材等,在过去两年基本没有动弹。这就造成了主板中的银行、钢铁等行业,市盈率普遍10来倍,而创业板股票市盈率则一般在50倍以上。如此大的估值差异,令周期类股票有充足的修复动力。

  不过,单纯是股价优势,并不足以引来基金的趋之若鹜。部分周期性行业经营景气度的持续好转,更让基金坚定了增持的信心。典型的如水泥业,去年四季度部分区域对高耗能产业的“拉闸限电”,导致水泥市场供应偏紧,水泥价格也随之猛涨20%以上。

  虽然随着临时限电措施取消以及淡季到来,一季度水泥价格有所回落,但行业仍维持了较高的景气度。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指出,限电致水泥价格大涨让行业认识到约束供给的重要性。虽然未来水泥需求增速可能放缓,但随着集中度提高,行业盈利仍会不断增加。

  此外,今年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也对周期性行业产生了一定利好。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表示,在通胀预期的推动下,企业愿意囤积一定的原料以避免价格上涨,这种提高库存的行为会带来上游周期性行业订单的增多,对应的企业盈利也会比较好。

  “上半年周期,下半年消费”能否成真

  在经历了一季度较为明显的“风格转换”后,未来周期股能不能继续火下去,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从近期A股的情况看,一些周期性股票在连续冲高后,开始有所回调。如在上周(18日—22日),A股市场资金净流出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是机械、基础化工、非金属建材、房地产和电子,基本是周期性行业,且净流出量均在20亿元以上。

  但很多机构仍对二季度的周期股行情比较看好。华泰联合在最新报告中,表示中期继续看好周期性股票。其理由在于,在当前通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支持稳定消费的基本面因素还是偏弱。并且,从一季度的情况看,周期股业绩超预期的比例也高于消费股,预计这种情况在二季度将得到维持。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韧的看法比较中性。他认为,由于当前的经济和政策风险均未充分释放,周期股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不足。因此,应该把对行业的选择转移到公司的选择上来。具体而言,在估值上安全的周期类个股,以及业绩超预期、成长性好的非周期类个股,都可能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基金对待周期股和非周期股的分歧也比较大。一季度表现较为出色的新华基金强调,上半年偏向周期性行业,下半年偏向消费等非周期行业。而包括广发、大成在内的一些基金则表示,随着周期股和非周期股估值差距的缩小,一些前期跌幅较深但成长性明确的消费类股票投资价值将重新显现。

  不管如何争论,机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物价走势是决定今后投资的关键。当前,市场上对于物价将“前高后低”的乐观情绪有所消退。去年表现出色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孙建波指出,将继续对通胀水平持警惕,而股市在逐渐收紧的货币环境中难以产生大的行情,即使是周期性行业也不可能对宏观调控免疫。【作者:《财经》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江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