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购+惜售 产业资本踊跃抄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 02:3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微博 ]

  □本报记者 刘兴龙

  今年以来,大盘在紧缩政策压制与蓝筹股低估值支撑的夹缝中艰难前行。尽管海外股市“涨”声一片,A股市场依然表现低迷。不过,产业资本近期增持行为增多、减持规模不断萎缩让投资者看到了一丝希望。历史数据显示,这种“回购+惜售”的环境有利于市场企稳。

  股东增持再吹暖风

  从2010年11月开始,A股市场在货币紧缩的冲击下遭遇了“泥石流”,沪综指由兴冲冲地上攻3200点,变成了回补2655点缺口的忐忑。虽然指数迅速下滑,不过由于目前银行、煤炭和地产等大盘蓝筹股估值普遍处于历史低位,机构普遍认为调整空间不大。

  正是出于对市场和个股的信心,产业资本已经悄然开始回购股份。2011年以来已有弘业股份津劝业等6家公司发布股东增持公告(不包含高管和个人,下同),回购股份合计4901.03万股,金额约为3.93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参与增持的6位股东均为控股股东或间接控股股东,显示出产业资本在价值低估的环境下试探性入市的意愿增强。

  在产业资本增持中,行业的特征十分突出。上面提到的6家公司中,弘业股份、津劝业和步步高属于商业零售行业,ST长信为医疗器械行业,华能国际属于电力行业,长航油运为交通运输行业,以上这些均属于非周期类板块。显然,受大盘影响,一些估值稳定的非周期类股票受到牵连,超跌成为了股东出手回购主要原因。

  华能国际是被增持手笔最大的股票,2010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华能集团通过子公司购入1287.67万股,占总股本0.09%,增持金额约7177.52万元。K线图上看,华能国际从2009年8月以来就一直呈单边下跌的走势,股价从9.7元跌至如今的5.27元,偏低的股价促使华能集团提出了拟在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

  实际上,产业资本回购股份在2010年12月份已经明显抬头,当月13家公司公告被股东增持3.34亿股,增持金额高达16.22亿元。上一次逾10亿元的大规模增持出现在2010年5月,当时受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股指大幅回调,个股更是泥沙俱下。就在股东大幅增持后不久,同年7月大盘企稳回升。

  从历史数据来看,产业资本的大规模回购往往是A股市场熊牛转换的信号。第一次回购高峰出现在2005年12月,当月11家公司公告增持,金额合计11.44亿元,而在当年1-11月共计有19家公司公告增持,单月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第二次回购高峰是2008年10月,在鼓励大股东增持股份的政策推动下,回购行为瞬间井喷。当月多达57家公司公告增持,创下了单月增持股东家数纪录,回购股份合计1.78亿股,金额约11.06亿元。

  2005年12月是大盘走出两年牛市的起点,2008年10月沪综指也在探底后出现反转。产业资本的回购不仅推动了股市的回暖,对于个股也意义非凡,19日津劝业在股东增持消息刺激下封于涨停就是典型的例子。

  减持规模连续萎缩

  近几年,在股改限售股解禁和IPO规模不断扩大的推动下,A股市场的流通股比例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解禁股减持压力也逐渐加大。

  通过对2006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大小非的减持规模呈现出“逢高出售、遇低惜售”的特征。2006年11月是第一次减持高峰,当月沪综指大涨14.22%,是反弹以来单月涨幅最大;2009年2月是第二次高峰,在4万亿投资的推动下,大盘连续2个月反弹,大小非纷纷落袋为安;2010年9月则是第三次高峰,在经历了自7月起的反弹之后,大盘在9月份持续在2600-2700点间震荡,恐高心理促使当月减持市值达到了历史最高的30.11亿元。

  随着股指逐级下行,大小非的减持行为在近几个月连续减少。2010年11月公告减持规模为23.45亿元,12月降至15.71亿元,而2011年1月以来仅为4.83亿元。虽然本月还有8个交易日,不过减持规模环比继续萎缩将不可避免。

  从历史数据来看,减持规模的大幅下降并不是市场触底反弹的信号,不过对于如今成交量持续低迷的二级市场而言,大小非减持行为的减少将大大缓解流动性压力。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