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丹阳或将重回A股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9日 10:10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 杨志为

  近日,有迹象表明,赵丹阳团队有可能回归A股市场。赵丹阳的再度回归,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必将充分展现其在国内的竞争力。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构成,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阳光私募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至少来自四个方面。

  股指期货作为机构投资者必备的重型武器,为资金大户提供了避险工具,降低市场的波动率,总体上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发展。阳光私募目前可以看作是小型的机构投资者,将来很可能随着对冲机制的完善,而成长为超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股指期货推出,最应该为之欢呼的就是国内的私募基金,其对阳光私募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这不仅是表现在形式上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之为“对冲基金”,而且在实质上将使其投资风格、投资策略、管理规模、甚至未来的竞争格局都发生深刻地变化。

  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将因股指期货的出现“由加减法时代进入到乘除法时代,机构的竞争,从冷兵器的竞争,到热兵器的竞争时代”(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在2010年4月17日的演讲中形容)。

  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阳光私募的投资风格大致趋同,但是今后,不同私募的投资风格将会逐渐鲜明地凸显出来。三五年后,阳光私募的竞争格局将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回想2004年,赵丹阳携“赤子之心”拉开了中国阳光私募的序幕。但是,阳光私募生于单边市,从2004年发展至今,由于只能做多,一些有潜力的阳光私募并不能充分展现其竞争力,甚至因此黯然退出。

  也正是基于对A股市场的万般无奈,2008年1月2日,赵丹阳宣告对其管理的15亿元信托产品进行清盘。赵丹阳的解释为,A股市场已经超越了他的投资能力,放手是为了投资者能够自由地把握机会。“至今日,H股和A股都已越过我们所理解的范围,我们在H股10000点、A股3500点实现了我们的收益。回头看,我们过早地出局。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

  如果股指期货提前到2007年,也许赵丹阳会继续在A股市场叱诧风云。值得注意的是,赵丹阳管理的一只海外对冲基金“价值投资”,从2003年1月16日成立到2010年3月31日,已取得了累计收益率889.8%卓著业绩。

  在尚不成熟的A股市场,激烈波动的行情常常会殃及无辜,赵丹阳即使找到了好的投资标的,恐怕也难以对抗系统性风险。

  同一个人,由于在A股和海外市场,可以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而获得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试想,如果赵丹阳再度回归经历了“成人礼”之后的A股市场,通过运用对冲手段,实践其“投资的灵魂是控制风险,生存第一”的投资哲学,必将充分展现其在国内的竞争力。

  当然,赵丹阳的再度回归,将是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给阳光私募业界带来的一大亮点。据了解,赵丹阳团队已有回归A股市场的打算。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构成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阳光私募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至少来自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人在海外发行的对冲基金回归A股。我们了解到,不少在海外发行对冲基金的公司,已准备在国内成立对冲基金。比如,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将来,像赵丹阳这类既熟悉国内情况又具有对冲经验的投资公司,回归A股市场,将给阳光私募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第二,海外成熟市场的对冲基金经理将进入中国,将成为趋势。欧美的对冲基金具有全球视野,能够娴熟地使用对冲手段,资金实力雄厚,这无疑将是国内阳光私募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强大竞争对手。目前,海外一些对冲基金已经在香港或新加坡设立了亚太区总部,其目标很可能就是瞄准了中国的股指期货。

  第三,阳光私募中对冲基金的先行者。国内专注于A股的一批阳光私募正在着手准备,就等着信托公司放行。据了解,金中和建立了金融衍生品部,星石、武当也在抓紧招聘金融衍生品的人才,民森投资两年前就开始了股指期货的研究,尚雅投资也在等待机会。

  第四,期货私募借股指期货之机,进入A股投资人的视野。期货私募熟悉期货交易原理,具有非常强的风险控制能力,他们只要再熟悉A股市场,两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在股指期货的操作上将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据了解,感恩在线、中钜资产(原德信时代)、中融联合、嘉兴雄鹰等期货私募已开始进入A股市场,而更多的期货私募则表示会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

  总之,我们认为,能够熟练使用对冲手段的阳光私募,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我们建议,投资人在选择阳光私募的时候,可以将是否能使用对冲工具作为一个重要考查指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