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控引发419暴跌 弃蓝筹选消费机构忙调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4日 10:36  中国经营报

  卢远香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4月19日, 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以快速跑路行动诠释了这一含义。

  4月16日,是股指期货登陆A股市场的日子,上证指数小幅下跌1.1%。地产股表现得较为抗跌,万科A(000002.SZ)小幅下跌0.77%,保利地产(600048.SH)甚至小幅上涨0.59%。

  “很多人在试探性地买地产股,所以很抗跌。”16日傍晚,投资经理李剑(化名)参加了深圳基金经理的聚会,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基金经理在加大地产股的配置。

  基金经理们的加仓理由说来很简单。一是股指期货推出有利于低估值的绩优股提升估值,地产股调整幅度最大,又是弹性大的周期性行业,自然成为机构抢反弹青睐的品种。而更重要的是,国务院在4月14日公布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这在基金经理们看来是“利空出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结束了”,地产股因此安全了。

  然而,年轻的基金经理们过于乐观了。

  乐观突遭“冷却”

  早在4月初,市场公布股指期货将在4月16日登场时,一堆聚集在 “两高六新”行业(两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六新: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资金从估值泡沫中撤退,转身流入了银行、地产、煤炭、有色等周期性的投资品行业。

  4月18日,国务院再出一道调控金牌,称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利空并没有出尽,而且力度和频率超出预期。”得知消息的李剑,暗暗责怪自己过于乐观,并决定在19日一开盘就抛掉16日加仓的少量地产股。

  仅仅过了一个周末,16日还很乐观的基金经理们纷纷决定尽快“抛掉地产股”。

  “地产股早上开盘只是低开1%,但收盘却砸到了跌停板的位置,这说明很多资金都在不计成本地杀出来。”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回忆说,他是在地产股跌到4%时,成功地抛掉了占持仓近6%的地产股。

  4月初,跟很多的基金经理们一样,龙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险峰认为中小盘个股的估值已经非常高,而年初以来一直没有行情的大盘蓝筹股安全边际高,有可能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提升估值。于是,他将三分之一的仓位配到银行、地产和保险股。

  十多天之后,吴险峰慢慢感觉“市场风向不对劲”,“我们发现银行对贷款把控很严,银行连房地产信托贷款都不敢销售,担心政策调控会对房价有大的影响。”等到16日,股指期货顺利登场,但市场却没有迎来“风格转换行情”。

  “股指期货的效应逐渐退却,不会有蓝筹行情,还是得重新挖掘中小市值的成长股。”到4月19日10点,吴险峰已经卖掉了所有的地产股。

  “股指期货的效应逐渐退却,大蓝筹的反弹行情彻底结束了。”吴险峰直言不讳地称,机构们做多大蓝筹的战略梦想又一次破灭了。

  那批期待大盘股行情并刚刚进入的资金也迅速从地产、银行、钢铁等行业撤出,重新寻找新的方向。

  调控下一步争议

  “政策敏感型的银行、地产、钢铁还需要规避,煤炭、石油、有色等资源品也让人胆战心惊,担心也会受宏观调控波及。”南方一家大型基金投资总监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关于近期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近期市场有明显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只是针对房地产行业,另一种观点担心此后还会针对经济过热调控。

  4月中旬,申银万国研究所组织买方机构到长沙等区域调研时,机械行业上市公司纷纷感叹经济已经过热。

  “企业反映一季度的销售数据太好了,已经超出历史的正常水平,已经达到2007年的光景,如此快速的增长应该是不正常的,不可能持续。”一位参与调研的机构人士介绍说,上市公司反馈的信息是订单主要来自中西部,尤其是新疆,抢着上项目。

  “各项指标显示经济过热的迹象比较明显,近期政策调控的目的是宏观经济降温,但更主要的目标是针对房地产,对房地产的打压也最为坚决。”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

  “除房地产外,基础原材料的价格,诸如煤炭、油价等并没有大幅上涨。如果是调控经济过热,中央会直接加息,而不会出台明显针对打压地产行业的政策。”前述投资总监认为,对整体经济过热的担心更多是市场信心不足的表现。

  再“攻”消费品

  自年初至今,尽管一些低端消费品的子龙头行业股价上涨已有一段时间,但《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刚刚从银行、地产撤出的资金依旧流入了这些品种。

  “3G、科技类等两新六高行业的估值太高,不敢去碰;银行、地产、钢铁等投资品虽然估值便宜,但大家都担心宏观调控的政策风险,短期内不敢去碰;只能选择一些增长比较确定的品种来买。”国信证券资产管理部一位投资经理直言,低端消费品、医药等品种的成长比较有保障,估值三四十倍PE还可以接受,属于“比较折中”的筹码,自然成了资金的避风港。

  上海汇利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何震一直对消费品偏爱有加。不过,这一次,他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中高端消费品,而是转移到低端消费品。

  “消费升级已经提了几年,贵州茅台为代表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已经成定局,增长比较稳定,但很难有超出市场预期的成长。但低端消费品的市场份额在扩大,利润在提升,市场集中度也在提高。”何震举例说,几年前很多老百姓是喝散装白酒,但收入提高后,也会选择一些低端的品牌企业。

  何震认为,低端消费品存在不少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自去年底开始增长的态势非常明确,有些企业一季度的利润增长已经超过2009年全年的水平。“增长进入良性循环,市场会给予溢价”。

  除此以外,何震亦看好低端消费品的产品线延伸。“低端消费品的品牌知名度很广,企业推出新的子品牌,在市场中很容易推广,并为公司带来业绩,对企业未来的增长带来大贡献。”何震说,过去几年市场挖掘的是高端消费品的增长空间,而如今显现的趋势是针对普遍性消费的中低端消费品市场需求大幅启动。“我们现在不买贵州茅台,而是买一些专注于做中低端市场的二线蓝筹,如古井贡酒(000596.SZ)、承德露露(000848.SZ)、顺鑫农业(000860.SZ)、伊力特(600197.SH)、上海家化(600315.SH)等。”深圳一位股票型基金经理也认为,自2009年底开始,不少低端消费品企业在市场营销体制上做变革,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出来,会有比较稳定的高增长。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