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构诱多出货:私募全面防御 公募反弹减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9日 10:39  中国经营报

  卢远香

  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全面转向防御;比拼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想趁反弹降一点仓位,这是目前市场两类主要机构的真实心态。

  “流动性收紧是一个趋势。基金想趁反弹减仓,而我们私募也乐于跟着做一把交易型的机会。不过,像有色等周期性品种肯定不能再做了,现在只能转向增长确定的防御型品种。”上海一位擅长把握趋势的阳光私募副总经理,将市场的反弹看做是主流资金的“诱多”行情,市场最终还是要延续W型的调整态势。

  私募全面转向防御

  “大仗打不了就打小仗,小仗打不了就打游击战。”深圳一家大型券商自营部总经理直言。

  私募的战场已经转移,他们的投资策略已经转向全面防御。

  目前,前述券商自营部的股票仓位是半仓,但有很大一部分配置的是套利品种,属于低风险低收益投资。而其他资金则投资到通讯、军工、医药以及商贸零售等小市值品种上,但也是采取游击战的模式,快进快出,并不恋战。

  “资金最宽松的时代已经过去,股市的流动性已经发生了逆转。”这是上述老总转变策略的理由。自8月以来,一直跟踪盘面资金流动的他,已经明显感觉到股市流动性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资金不再是净流入,而是净流出。“随着大盘股的发行和万科等上百亿规模的再融资,市场必跌无疑。”这位自营部老总的直观感受是,资金正被新发的大盘股吸纳,市场已经“涨不动了”。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发现,前述自营部老总的行为,正是券商、私募等追求绝对收益群体的典型代表。一些在高位将仓位降至四成或六成的集合理财,如今还在观望,并没有入场。就连前期抄底的资金,也在逐步撤出。

  早在3100点,深圳一家管理3亿元资金的私募基金,忍不住将仓位由50%加到80%,加仓品种是调整最早的银行和地产。但就在8月24日,他选择平仓清掉之前加仓的品种。原因是他了解到基金还是想借反弹减持,市场短期还是面临比较大的抛压。为此,他选择“平仓清掉抄底的品种”。

  而上海一家阳光私募更为谨慎。大盘自3478点下跌以来,判断趋势反转的他,在下跌中慢慢减持,将持仓降到了20%。如今,他每天的工作是看着个股上下晃悠,但并不会买。

  因为在他眼里,市场并不存在特别便宜、买入能确定上涨的品种。“银行股算是比较便宜,但市场的成交量太小,无法炒起来;地产股的估值偏贵,以2009年的业绩看,还有25~30倍的市盈率。近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以及销售的成交量都不太理想,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他感觉主流资金并没有加入战场,一些个股的小机会,也只是游资在搅动。为此,谨慎的他,选择等待足够便宜的时候再买入。目前,他们公司发行的规模为1.5亿元的结构性信托,还处于空仓状态。

  公募反弹减持

  基金的态度也在微妙地发生改变。一些在暴跌中坚持的基金,亦开始借反弹机会减持。

  “目标是减10%,将仓位降到75%。但还是要在反弹中出货。像前段时间的崩盘式下跌,成交量太小,很难将筹码抛出去。”上海一位股票型基金直言,基金持仓重,只能将市场拉抬起来,吸引抄底进来后再出货。

  目前,这位基金经理的持仓还有83%左右。其中,基金经理主动减仓5%,因市场下跌而仓位被动下降3%左右。近期,减仓、调整结构将是他的主要工作,方向则是“减银行、地产,转向通讯、军工、商贸百货和医药”。

  银行和地产是基金前期集中持仓近50%的品种。自这轮下跌以来,一方面诸如浦发、招行和万科还要再融资,对市场的流动性造成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两大板块一直遭遇基金的减持,其表现也总是弱于市场,从而引发了机构争相抛售这两大板块。

  数据显示,自8月20日大盘反弹以来,诸如三九医药、美罗药业等防御型品种的股价已经回到了3478点的水平,而招商银行、保利地产的股价却还在一路下挫。为此,前述股票型基金经理判断,金融、地产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跑输大盘,因为从基金净值来看,目前很多基金持有这两大板块的比例仍然有40%以上,减持是大家比较一致的想法。

  “抛弹性大的行业,转向增长确定的品种,这是基金投资策略的一个方向。”南方一家大型基金副总经理目前最担忧的是房地产板块。

  “7月以来,房地产的成交量并没有回到5月的高峰期水平,虽然说房地产板块靠的是金九银十,但究竟成交量如何,大家心里都没底。”前述副总认为,目前还属于真空期,机构普遍都在等数据,对市场方向的判断比较茫然。

  而“考虑到目前股价不便宜,大盘在2900点的位置上下两三百点,都是可能的”。不过,“等基金都减了10%,也许已经是新一轮行情的开始”。前述副总如是预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