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晖时代渐行渐远 私募冠军石波粉墨登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7日 16:31  红周刊

  交易型私募选手异军突起

  ——2009年4月阳光私募业绩排行榜点评

  《红周刊》特约作者 张师丞

  在沪深股市一路单边上扬的过程中,依然还是有不少投资者看空行情,造成私募投资业绩分化。从最新发布的第一财经中国阳光私募排行榜(2009年3~4月)榜单可以发现,随着阳光私募业绩排名重新洗牌,新科状元的花环落到了尚雅投资的石波身上。

  古语说得好,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正当前君安证券总裁杨骏将自己的三个私募产品转手他人、隐退转战海外市场的时候,中国阳光私募也迎来最迅猛的发展时期。各投资公司近期不断发行阳光私募产品,募集资金呈现跳跃性增长。从其发行情况来看,市场对业绩优秀的私募基金表现出较高的投资热情。4月份有28只私募进入推介期,其中,江晖掌舵的星石系列已经发行至第14期,武当发行至10期,还有朱雀、金中和、从容等私募产品也都在募集中。

  如果说2008年的单边下跌,塑造了江晖作为私募老大的江湖地位,那么,2009年的单边上扬,则造就了石波这位新私募牛人的光辉形象。在短短的半年内,石波领衔的尚雅投资有限公司管理的4个产品,取得净值近乎翻番的业绩回报,这也颠覆了2007年底以来对于私募基金操作风格的优劣评判标准。

  月度榜单:私募不敌公募

  在月度榜单统计的这一时段中,上证指数一路从2281点一路涨到2558点,涨幅为12.14%,期间只有一个长达92点的中阴线,基本保持了单边上扬的态势。在这种市道中,从事组合投资的基金很难跑赢大势。事实也是如此。

  据榜单统计的165家私募基金产品,平均回报率比同期上证指数落后3.88%,也就是说,只取得了8.26%的月度绝对回报率。

  在排名榜单中,有两类产品明显跑在前列。除了牢牢稳坐业绩前四名的尚雅产品外,一些交易性私募基金经理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如长金2和湖北国贸盛乾,其净值分别达到1.29元和1.43元的高位;另外一类是市场永远的死多头,咬定仓位不放松,满仓捂股,最明显的就是去年业绩几乎垫底的鑫鹏基金,这次破天荒挤进月度前十名(见表1)。

  而月度榜排在末尾的一些阳光私募产品则跑输大盘10%以上。也就是说,在这一月的单边市中没有盈利,惟一可以解释的是他们可能都看空行情,仓位非常轻。如去年运作得不错的新同方系列、华夏系列,基本还是空头思维,本次净值排名就不太好。

  同期的公募基金除指数型基金外,主动型股票基金中做得最好的是封闭式基金天华,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6.21%,基本和私募的尚雅系列打成平手。而同期股票型公募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0.85%,也要胜过私募8.26%的平均回报率。这种短期公募基金跑赢私募基金的状况,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并不多见。

  季度榜单:交易型选手胜出

  在过去的3个月里,行情走势和4月基本相同,大盘也是一路上扬,上证指数从1994点上涨到2558点,涨幅高达28.28%,但其中也有一次不小的回档,幅度高达10%。也就是说,若要在这3个月中取得非凡业绩,最大的操作手段就是逃过这一劫,即底部满仓,头部抛出,回档买进,持股至今。

  事实上,确实有一些私募达到了这个境界。从近3月榜单看,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石波掌舵的尚雅投资管理的4个产品的平均回报率达到72.1%,最好的一款产品尚雅3期回报率达到83.92%,而同期大盘只上涨28%,除了仓位必须很重、个股必须很牛外,还是需要波段操作技巧的(见表2)。

  这种例子在榜单上不在少数。如李振宁掌控的睿信系列、国贸盛乾等一批市场感觉良好的交易型选手,在这轮小牛市中如鱼得水,也取得了超过40%的业绩。

  同样道理,在这最近3个月统计的154个产品中,整体业绩平均增长率也只有20%,输于大盘28%的涨幅。而一些稳健型的私募基金由于太注重仓位控制,反而痛失好局。

  在今年的单边行情中,公募基金讲究平衡、价值投资、仓位控制的一些投资准则,受到了精选个股、满仓进出、追涨杀跌的新私募投资规则的重大挑战。如排在三个月业绩前列的私募,除了尚雅系列和睿信系列外,淡水泉系列、隆圣系列、从容系列的操盘手大都属于这种交易型选手。

  从近3个月看,公募基金中,主动型股票基金平均回报率为23.64%,略输于大盘28.28%的涨幅,但强于私募产品平均20%的回报率。不过,私募中业绩最好的产品尚雅3期在短短3个月中取得83.92%的回报率,公募基金中当属中邮核心优选,近3个月回报率也达到39.71%的不俗业绩。这两者间的差别应该来自于资金量,毕竟私募几千万资金要远比公募几十亿元的资金进出容易。

  年度榜单:私募基本挽回损失

  随着阳光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中国阳光私募排行榜已经收集到116家运作时间超过整整一年的私募产品,其中有52家产品取得正回报。相对于大盘-18%的亏损幅度,有86家产品跑赢大盘,占74%。116家私募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3%,超越大盘15%(见表3)。

  名列过去一年业绩前四位的竟然还是尚雅系列产品。也就是说,尚雅系列同时取得过去一个月、过去三个月和过去十二个月的3份冠军荣誉,这在榜单发布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一直在私募榜单前列的吕俊控制的从容系列、江晖管理的星石系列、田荣华主导的武当系列、李华伦领衔的朱雀系列、徐大成操盘的博颐精选系列等,也由于依靠熊市少亏,牛市多赚的业绩积累,排位靠前。

  而排在榜单靠后位置的私募产品与前边的私募相反,基本属于熊市满仓不动、牛市大都轻仓的产品,亏损多在20%。

  在近一年的公募基金回报中,主动型股票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9.8%,相对于大盘-18%的跌幅,应该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业绩最好的公募产品是“公募一哥”王亚伟操盘的华夏大盘基金,年回报率为21.40%,而“私募一哥”石波领衔的尚雅4期回报率为44.5%,这两位前华夏基金的老同事,看来在未来的投资市场将有一拼。

  操作风格和盈利水平的前瞻

  今年的市场走势,使得业界对私募基金操作风格的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出身于公募型基金经理在私募界的分化,交易型选手业绩水平的崛起和市场派私募基金经理的再次走红,也许就是这份榜单带给阳光私募市场格局最大的变化。

  从现在的态势看,资金规模在5亿元之下的私募基金采取交易型,而非价值型的投资方式,也许是一种相对安全,且回报可观的操作思路。精选个股,趋势投资,重仓操作,也许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可取的操作手段,让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共同期待下个月揭晓的榜单排行变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