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宗交易溢价交易增多提振市场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 11:42  城市快报

  信贷规模扩张造成大宗交易下降 部分股东被迫套现应对资金不足

  虽然上周股市出现了大幅回调,但大宗交易平台溢价成交的情况却较之前有所增多。据天相投顾统计,2月26日共有6只个股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其中3只为溢价成交,分别比当日的收盘价高出了5%、4.96%和3.23%。相关分析师表示,溢价交易情况的出现凸显了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信心的提升。

  溢价成交增多

  数据显示,2月26日共有6只个股在大宗交易平台实现成交,其中中国太保路翔股份四川金顶3只均为溢价成交,分别比当日的收盘价高出了5%、4.96%和3.23%。此前2月份在大宗交易平台溢价成交的个股有9只,主要集中在17-19日这三天,而整个1月份也仅有4只个股出现过溢价成交的情况。

  2008年以来,在大宗交易平台的成交价格相对当日股票收盘价的折价率平均为4.22%,5日移动平均折价率(前5日折价率简单平均)大部分落在2%-6%的区间内。5日移动平均折价率曾在去年的7月11日、12月18日分别两次进入负的区间,不过这种情况仅仅持续了一两天,随后折价率即再次走高,在这两次折价率到达最低点之后,市场均出现了回调的走势。今年2月26日,5日移动平均折价率为-0.46%,这是今年以来该指标第一次进入负区间。

  机构投资者信心提升

  对于大宗交易平台溢价交易增多的现象,相关分析师表示,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信心的增加,最起码是对上市公司前景的看好。不过,这能否成为一种趋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溢价交易增多的同时,大宗交易系统交易数量也有所下降,尤其是进入今年1、2月份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天相统计显示,随着去年11月市场开始回暖,大宗交易平台也较以往更为活跃。11月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实现的最高成交金额为58.04亿元,创下去年截至11月份的新高;去年12月这一数字再创新高,上升到了120.36亿元。今年前两个月,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完成的成交金额分别为20.2亿元和39.6亿元,较去年末大幅减少。

  对此,分析师表示,去年11、12月份大宗交易的增加可能与当时机构投资者信心不足有关,股市反弹刚刚启动,很多机构投资者心态不稳,选择拉高卖出手中的股份。随着反弹的持续,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信心有所增强,交易热度逐渐下降。也有分析师表示,今年1、2月份大宗交易金额的减少可能与信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有关,很多股东由于面临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被迫选择套现股票应对资金难题,而在今年1、2月份信贷规模快速扩张,企业资金难题得到一定缓解,大宗交易也有所下降。记者 陈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