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人士对招行解禁后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
证券时报记者 万 鹏
本报讯 上周深沪两市出现连续下跌走势,市场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在影响大盘短期趋势的各种因素中,限售股的解禁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统计显示,3月份限售股解禁迎来小高潮,当月解禁金额高达1763亿元,如果将招商银行也一并算上,近期解禁金额将逼近2500亿元,从而大大超过2月份的解禁量。
据统计,3月份限售股解禁量共计235亿股,其中,来自股改限售股的数量为225.95亿股。从解禁量来看,位居前三的行业为黑色金属、交通运输和食品饮料,月度解禁量依次为57.29亿股、27.58亿股和22.89亿股。其中,月度解禁量居前三的公司分别为马钢股份、五粮液和深高速,解禁量依次为38.31亿股、17.49亿股和12.15亿股。
统计还显示,于本周解禁的金额接近1300亿元,占到了全月的一半以上。从解禁量来看,本周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招商银行、海螺水泥和上海机场,解禁金额分别为684.85亿元、156.68亿元和104.69亿元,而其余36家公司的解禁金额都未能超过100亿元。
在始于去年底的反弹行情中,以中国太保、金风科技为代表的一批优质个股因限售股的解禁而获得市场的追捧,其良好的表现至今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招商银行本次限售股的上市流通,市场也曾报以较大期望,这也是该股上周三大幅反弹,上演“单骑救主”好戏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最近几日大盘进入急速调整,市场对其后市能否扛住保持强势未免疑虑。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目前本轮反弹行情已暂时进入修正状态,但市场的风险和泡沫主要在于前期大幅炒高的题材股和绩差股,而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大盘蓝筹股早已提前调整多时,股价再次返回历史底部区域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在大盘调整的情况下,即便招行难以复制中国太保和金风科技的强劲走势,但投资者也不必过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