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E倒卖大小非 至少净赚四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 22:34  经济观察报

  胡中彬

  在IPO停滞数月后,一些PE资金开始转战二级市场,并将目光盯向了“大小非”。数据显示,从去年4月份至年底“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额高达350亿元。有业内人士估计,接盘者有约四分之一是PE背景。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目前股市行情,如果去年底买到“大小非”,现在至少能赚四成。

  寻找大小非

  让市场望而生畏的“大小非”解禁股却成为了一些PE中的香饽饽。

  “我们现在除了做PE,还做一级半市场。”北京某投资公司负责人称。此前,这家投资公司已经做了数年的PE投资,而其所谓的“一级半市场”,则主要是指他近期一直关注的 “大小非”交易。

  该负责人称,从去年底,公司就开始和一些有意向转让的 “大小非”接触,希望能够吃下“大小非”,现在他们只有1家有意向性的合作方。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不少大小非股东都有出手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宏观经济环境不好,有的公司的资金链紧张迫切需要资金,而另一方面,则是看到股市持续下跌,有套现的冲动。”该负责人表示,正是这样的机会,让这家公司打起了“大小非”的主意。

  与他接触的多为一些民营性质的股东,这些股东所受到的减持限制较少,成本也低。从去年底开始,这家公司总共接触了不下10家“大小非”,但由于从来没有过这种操作经验,最后成交的情况并不理想。

  “我们提前确定好成交意向,再选定一天通过大宗交易的形式进行交易,一般是头天股价的九折,或者是在当天收盘后以最低价在大宗交易平台交易。”该人士称。

  PE业内诸多资金早已经在寻找有这种意愿的“大小非”,而主要的形式则是通过券商、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寻找,这种生意此前一度十分活跃,但现在的情况是,随着二级市场的连续走高,一些PE的态度开始出现了犹豫。

  大宗交易数据显示,从去年4月份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股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实施以来,至去年底“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额高达350亿元,有业内人士估计,接盘者有约四分之一是PE背景。

  阶段性机会

  从介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一级半市场寻找机会似乎成了不少PE在这个寒冬中的一个新方向,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级市场运行的停滞和二级市场表现的持续低迷。

  “从价格上看,有些上市公司市净率不到两倍,尤其是这波涨幅以前估值非常有吸引力,与部分PE入股的价格相差不多。”上述负责人表示,我们坚定认为这种价值低估的局面只是暂时情况而已,能够有10倍市盈率的价格入股非常有吸引力,但有些大小非则表现出了对后市的担忧,因此,这样才撮合出了一些机会。

  让PE寻找新机会的原因除了“A股遍地是黄金”的判断外,另一个原因则是一级市场新股发行的长期停滞。PE资本投资某个公司的平均年限约3~5年,而最主要的退出途径为IPO,目前PE退出渠道不畅,一些PE选择了观望,而一级半市场出现的短暂机会成为眼下最好的业务。

  二级市场近期的走势也着实让这些PE尝到了甜头。“去年12月份吃下大小非的话,现在已经能赚个至少40%了。”该负责人称。

  据悉,除了将目光盯向“大小非”外,参与定向增发也成为PE关注的方向。

  近期正在进行非公开发行的北方某上市公司有关人士称,自从该公司拿到定向增发批文后,不少PE开始打电话与公司联系,希望能够参与定向增发认购一定的份额,这种状况也大大出乎承销商的预料。

  一位FOF基金管理者对此表示,目前来看,PE、VC行业中业务领域确实开始拓宽,但针对一级半市场的类似业务主要是一些规模偏小的PE公司在参与,一些较大规模机构对这块兴趣并不大,“一些成熟的机构则在参与二级市场,比如深创投等。”

  北京九鼎投资总裁黄晓捷称,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项业务,对于该项业务的开拓需要占用更多的精力,而且这种机会只是目前这段时间阶段性存在,并不能够长期维持深入做下去,因此其对这项业务并不感兴趣,其希望能更加专注于上市前的股权投资。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