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金净流入50亿 有色金属板块是反转还是炒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 02:36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井鑫

  2月10日,大盘的盘中震荡没有止住有色金属板块上行的步伐。在经历了春节后5个交易日大涨之后,有色金属板块仍然“浑身”散发出牛气。

  据大智慧数据显示,2月2日以来,大盘的指数上涨幅度仅为12.12%,但有色金属板块上涨幅度却高达24.84%,接近大盘涨幅的2倍。

  反转还是炒作?

  2月10日早盘,沪深指数均小幅低开震荡,但有色金属板块开盘后即刻逆势上攻,涨幅位居板块涨幅榜首。

  截至下午三时收盘,有色金属板块上涨3.71%,走势明显强于大盘(上证综指上涨1.82%)。其中,锌业股份(000751.SZ)、宏达股份(600331.SH)、云南铜业(000878.SZ)等10只个股被告涨停。

  在资金进出方面,有色金属板块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吸引力。据万隆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月2日至9日,有色金属板块净流入资金近50亿。

  尤其是2月6日和9日,两天的有色金属板块分别流入资金量高达16.9亿和16.3亿,创今年有色金属板块资金净流入新高。仅宏达股份一只股票,在6个交易日内净流入资金超过2亿。

  “有色金属板块已经走出了谷底。”中信建投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张芳如是说。

  她认为,在2008年的下半年,有色金属行业就开始脱离底部。从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的价格来看,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小幅反弹,而整个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也止住了继续恶化的趋势。在国内,钢铁和汽车行业救市计划已经出台,有色金属,石化等行业救市计划也将呼之欲出;国家收储、调整增值税、恢复加工贸易、铜精矿加工费大涨等一系列的政策利好提振市场的人气。

  “一方面实行减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增加需求,有色金属已经显露过剩量萎缩的苗头。”张芳表示,目前交易所和有色金属企业的库存增速放缓,而国际市场价格反弹,这就是行业转点的特征。预计有色金属板块在今年上半年仍然将会有很好的表现。

  据上周有色金属行业公布的PMI数据显示,国际基本金属价格反弹已再现。其中铜、铝价格反弹幅度较大,分别上涨了12.20%和8.82%。从库存方面来看,交易所库存上升有所放缓。铜库存从每日上升万余吨下降到每天上升2000-3000余吨。铝库存突破280万吨之后,尽管仍然在增加,但上升速度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迹象。

  在期货价格方面, 2月9日沪铜904开盘29290元/吨并直奔涨停,收盘29510元/吨,上涨1400元/吨。

  看到节后有色金属的一路狂飙,招商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赵春表示不解:“炒作!”他告诉记者,有色金属行业的一些环比数据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仍然疲软,缺少基本面的支持。“在金属价格继续反弹的刺激和A股市场氛围趋于乐观的背景下,国内有色金属板块可能还有一定上升空间,但并不能持续。”

  “有色金属板块这一波上涨主要还是股价超跌和市场资金较多推动的,目前该行业并没有整体回暖的迹象。”赵春认为,虽然行业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有色金属板块的估值仍然相对较高,库存仍然是最大的地雷。

  品种分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目前有色金属都表现不俗,几乎所有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认为不同品种将产生分化。

  张芳认为,虽然目前铜和锌的基本面并不佳,但未来可能扭转态势的速度会更快,“我们看重的是政策带来的需求”。赵春则更看好黄金和稀有金属,“带有货币性质的有色金属或者贵重的稀有金属有很强的避险性,在行情不好时会有较大需求。”

  西南证券研究员兰可则认为有色金属锌最有希望率先脱离底部。他认为,铝的基本面是所有基本金属中最弱的,12月份环比增长88%,1月仍处在高位运行。所以,减产仍是未来铝冶炼上的共同选择。对于有色金属锌来说,可能是反弹的时机。由于锌是减产最大的基本金属,而伴随钢铁振兴计划和汽车振兴计划的推出,中国镀锌钢板市场的需求将会放大,无疑对锌是一个莫大的利好。

  “无论什么品种,对于有色金属而言,减产只能起到短期作用,库存和价格齐飞的现状是不能持久的,因此有待检验有色金属需求的增加量。”赵春表示。

    相关专题:

    有色金属业振兴规划将出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