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借大宗交易井喷 庄家使出解套新伎俩(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 04:14  每日经济新闻

  另外,大宗交易的成交量与上证指数的涨跌幅也很有关系。国泰君安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 “考察2008年5月~11月沪深两市的大宗交易数量与上证指数的涨跌幅,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特别是去年11月涨幅为最高,当月成交了7.8亿股。12月虽然指数微跌,但很多个股涨幅惊人,当然,12月的成交也是创了历史新高。

  减持新规是放量导火索

  总体来看,大宗交易市场吸引了各路资金的参与,从上述的那些特征中可以找出大宗交易火暴的原因,重要的转折时点是去年4月份。

  “在去年4月份我们就向证监会、交易所建议采取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小非的减持”,国内最早提出用大宗交易缓解大小非压力的平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杨刚这样告诉记者。

  随后不久,证监会在2008年4月20日发布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第三条明确指出“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

  简单说,就是大小非每月不能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超过占总股本1%的股份。如果超过了,就只有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了。

  这项规定一出台,大宗交易市场立即就活跃起来了。因此去年大宗交易活跃的原因,正是大小非减持新政的出台,不过该《意见》还存在一些漏洞:大小非可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将限售股卖给关联方,以此改变限售股的性质,从而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桥减持”。

  “交易双方是否是关联方,真实的目的是否就是‘过桥减持’,市场往往只能猜测,很难确切地判断”,平安证券高级研究员蔡大贵告诉记者,不过他也认同大小非新政是去年大宗交易猛增的最重要原因。

  虽然“过桥减持”的案例不好找,但一解禁立马现身大宗交易市场,而且数量占比远远大于总股本1%的案例,却比比皆是。就拿最近的康恩贝来说,二股东持有的2001万股是刚刚在去年12月底解禁的。仅仅几个交易日,其中就有1530万股出现在大宗交易市场上。

  前一段时间,因为解禁数量巨大而引发关注的海通证券,更是屡屡现身大宗交易市场。仅12月的成交总额就超过了6亿元,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太保。同时它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宗交易成交价往往低于当天收盘价,也就是出现了折价交易,原因是大小非急于兑现,延华智能的原副董事长胡美珍就是其中的代表。

  昨日受到股东在大宗交易市场低价抛售的影响,股价一度逼近跌停的延华智能就是如此。它的接盘者是仅仅持股一天,就在二级市场全数抛出,赢利将近500万元,有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是过桥减持”。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大宗交易的买卖方有多种进行交易的理由。从卖出方来说,包括限售股过桥转让、资本退出、融资等等;从买方来看,随着一些个股股价暴跌,比如海通证券,市场估值水平进入合理水平,针对这部分个股,近期一些产业资本也纷纷通过大宗交易以折扣的价格,购入大小非减持的股份,成为他们一种新的投资渠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