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 歆
卖家中金席位背后疑似QFII暗中抛股,被抛弃的蓝筹多来自银行、钢铁、有色、煤炭行业
大宗交易平台再次成为机构高调抄底蓝筹的舞台。只不过,昨日惊艳出手的不再是以瑞银为代表的QFII,而是国内券商的领头羊国泰君安。昨日,国泰君安总部席位共计成交19次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额高达8.53亿元(这一数字已经逼近瑞银在11月6日和11月7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共计成交近9亿元的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卖方虽然表面看来是中金席位,但实则是来自驻扎有12家QFII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因此真实的卖家或是快进快退的QFII。
此外,昨日大盘股与小盘股“喇叭口”状的分时走势也与“银行、钢铁和有色、煤炭等板块被抛弃”的判断互相印证。
国泰君安克隆“瑞银抄底” 交易对手疑似瑞银等QFII
11月6日、11月7日,瑞银席位在国家公布4万亿元投资计划前耗资近9亿元成功抄底42家蓝筹,成为了业界神话。
而当时踏空的国内机构则选择在1900点以下加速建仓:昨日,国泰君安总部席位借助大宗交易平台一口气“吃下”19家蓝筹股权,分别是紫金矿业189.86万股、中信银行433.13万股、中煤能源329.87万股、中海油服106.7万股、中国远洋275.22万股、中国铁建554.76万股、中国神华319.5万股、中国人寿300.22万股、中国铝业863.28万股、中国联通1509.97万股、中国国航282.78万股、招商银行858.6万股、兖州煤业69.35万股、民生银行2502万股、江西铜业58.95万股、建设银行1576.8万股、华夏银行302.76万股、工商银行2681.23万股、宝钢股份946.78万股。
其中,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的单笔成交额已经过亿元,中国联通、建设银行、中国铝业、中国神华、中国铁建、中国人寿的单笔成交金额在8200万元-5000万元之间,其余公司的成交额在5000万元-500万元之间。
国泰君安抄底蓝筹的手法与11月6日、11月7日瑞银的手法十分类似,都是广泛撒网分散投资,交易对手也都是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席位。
比较值得玩味的是,在国泰君安的抄底名单中,宝钢股份、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国航、中国联通、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国铁建、中海油服、中煤能源、紫金矿业14家公司是瑞银11月6日和7日曾经买入的。有分析人士猜测,这很可能是瑞银借中金席位迅速实现获利了解。但是这重叠的14家公司的交易记录显示,国泰君安买入的量均大于瑞银当初的买入量。上述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瑞银当初除了大宗交易平台外,曾经通过二级市场收购股票。当然,也不排除,其他QFII抢先减持的可能。
卖家席位抛售蓝筹恰为二级市场弱势板块
昨日中金席位抛售、国泰君安接盘的19家公司分属于8个行业,其中银行类公司6家、有色类3家、、煤炭石油类4家、航运航空类2家、通信类1家、基建类1家、保险类1家、钢铁类1家。
银行、有色、钢铁、煤炭石油、航运航空都是近期二级市场表现弱于大盘的板块,资金也表现为净流出。而从昨日盘面看,大盘股与小盘股在午后走出了喇叭口的走势(大盘股远弱于小盘股)。
分析师指出,大宗交易与二级市场的互相印证可能意味着QFII近几个交易日在做空上述几类蓝筹板块,而国内的机构则与其“对赌”。
在《证券日报》11月24日刊发的报道中,曾经对QFII席位整体情况进行统计:11月24日以前的五个交易日,QFII席位净流出超过12亿元。QFII席位中最具代表性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中金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北京高华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共计卖出12.59亿元,其中减持规模较大的是中国平安(4.73亿元)、中国远洋(1.63亿元)、招商银行(5762万元)、中国国航((5666万元)等。而这些股票也恰恰与昨日卖家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席位所抛售的股票基本一致。
相关报道:
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