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建议成立资本政策协调委员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1日 04:48 华夏时报

  刘纪鹏 刘妍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博士

  最近,不论是香港股市还是大陆股市,都出现了较大的起伏。尽管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看,市场波动是一种合理现象;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在引发这些起伏的诱因中,恰恰又有很多和市场发展相悖的因素夹杂其间,比如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政策发布的不规范等因素。

  众所周知,近几个月来港股热炒,恒生指数突破3万点大关,实际上都是与大陆要开通“港股直通车”密切相关的。因为无论怎样讲,同一只股票,H股的价格比A股的价格低50%,一旦“直通车”开通,投资者肯定会选择价格比较低的H股,所以这是一个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尤其对香港市场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一旦开通,大量内地资金将涌入香港股市,以H股和红筹股为代表的一批优质股票将有较大的升值空间;而香港股市投资者也将深受其益,他们可以在开通前利用天时地利先期买入等待升值。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货币市场“一国三币制”的背景下,“地下直通车”实际上早已开通,已有一部分人通过这一渠道获利,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伴随着“直通车”从“两周之内开通”到“两个月之内开通”,两地股市也都经历了较大的起伏,特别是最近管理层明确“暂缓施行”之后,两地股市都应声暴跌。“港股直通车”开停不定成了这一阶段股市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股市的波动效应。

  开通“港股直通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

股权分置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个侧面,在解决了大陆市场内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股权分置后,就要逐步、渐进、稳定地解决H股和A股之间的股权分置;另一方面,开通“港股直通车”也有助于通过“开闸放水”来促使A股市场估值理性化,有助于通过内地资金的注入维持香港股市的持续繁荣;此外,无论是QDII还是“直通车”的开通都对当前化解国内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过高等金融结构性矛盾有重大意义。因此,“港股直通车”本身是一条利好政策,但为什么这样的利好却反而产生了“加剧股市波动”的效果呢?

  这与我们缺少一个统一协调的资本政策协调委员会密切相关。实际上,在这条利好消息刚出台时,市场是有积极反应的,香港恒生指数一周内上涨40%。但由于最终方案迟迟未能出台,相关部门一会儿宣布两周之内开通,一会儿又宣布两个月之内开通,这些不正常信息对市场起了一定干扰作用。“港股直通车”信息披露和实际开通之间存在较大时间差,导致一部分人的投机行为,从而放大了股市的波动效应。

  股市暴涨不好,暴跌也不好。通过“直通车”开停的信息披露,我们要反思资本市场的决策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资本市场的特点就是买未来、买预期,因此集中起来就是买信息。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一个政策主导市场,很多政策因素决定着股市起伏。当政策这种非市场因素还在成为决定股市主导力量的时候,当市场还存在着A股和B股的并轨问题、A股和H股的并轨问题、大非小非减持问题、“直通车”开通的力度和政策选择等问题时,我们要遵守中国国情和信息披露的基本规范。

  由此笔者提议:一方面,有必要根据中国的特点成立资本市场政策协调委员会,当要出台A、B股合并、A、H股合并、 QDII和“直通车”等政策时,有关部门最好都能够事先相互通气、统一协调,就像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一样,成立资本政策协调委员会。这在我国以资本市场作为“主导战场”建设

和谐社会、全民奔小康道路上显得至关重要。同样,有了这样一个协调委员会后,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盲人摸象、张冠李戴、本位主义等问题,从而减少失误。另一方面,对那些可能影响重大的政策,应建立资本政策协调委员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统一对外发布,尽量减少因内部信息而产生的大量投机行为进而导致的市场不稳定现象。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