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北京首放:7月5日实战掘金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 19:10 新浪财经

北京首放:7月5日实战掘金报告

  首放实战掘金报告一:板块掘金

  第一权重为何引来蓝筹股下跌?

  周三,超级航母中行正式登陆A股市场,作为两市最大的权重股,由于其对指数的巨大带动作用,最终定位以及盘中走势无疑成为所有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尽管,中行的最终收
盘仅为3.79元,较发行价上涨23.05%,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从51.06%的高换手率、始终平稳的走势以及对市场总体影响来看,应该说,巨无霸中行已经成功在A股市场着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估值定位角度看,市场普遍预期中行应在4元以上,而3.80元左右的低调定位无疑为其后市的稳步走高打下基础;二是从大盘先跌后涨的总体表现来看,市场对于3.80元的定位基本认可,从而有效缓解了由于过高定位对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期来看更有利于大盘的稳定。

  大盘权重股成为市场主要做空动力

  虽然周三大盘总体跌幅并不大,但是还是对市场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在权重板块的整体下跌方面,这是导致周三大盘出现深幅调整的最主要动因。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从市场主要分类指数表现来看,沪综指周三以1755点看盘,收盘1718.56点,剔除中行对指数的影响(中行波动1分钱,对应沪综指1个点),全天实际下跌15点左右,跌幅不到1%,而深成指收盘下跌1.25%,中小板指收盘甚至收红。但是代表基金重仓的权重板块指数的沪深300跌幅为1.28%,上证50跌幅为2%,而且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达到3%,远远超过大盘平均水平。

  其次,从具体权重股的表现情况看,以G招行、G民生以及G中信为代表的金融股无疑是对市场信心打击最大的品种,收盘平均跌幅超过4.5%,G华夏、G中信最大跌幅一度超过6%;主要权重股中石化继昨日大跌3.19%后,今日收盘再跌2.47%,盘中跌幅也超过3%;另外,G万科下跌2.91%,G申能、G兖煤等前期几乎没有上涨的

股票也出现3%以上的跌幅。50板块中,除了不到10只的个股小幅收红外,几乎全线飘绿。

  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在前期分析中所提到的,中行上市在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的同时,对于机构在其他权重股的配置也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以指数型基金为例,中行市值占到市场总市值近20%,为了复制指数,基金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卖出其他权重股,其中其他银行股无疑是首选品种,这可能是导致周三银行板块大幅下跌的最根本性原因;二是来自市场层面,机构对中行上市后的市场走势一直存在分歧,部分认为中行上市可能意味着大盘将进入新一轮调整,从而选择了对重仓品种进行卖出操作。

  权重板块下跌迎来中线买入良机

  正是由于机构从资产配置调整角度出发对其重仓持有的权重品种进行调整的原因,最终不仅导致相关权重股周三出现明显的下跌,同时也对股指造成了较大幅度的振荡。不过,笔者认为,中行上市对权重板块的影响只在于短期,从中长期来看,其对市场带来更多的将是正面影响。

  首先,从中行定位来看,周三中行A股3.79元的收盘价较当天H股每股3.55港币仅高出5%,处于明显的合理范围,按照机构对中行06年每股收益0.137元的预测计算,其对应的市盈率约为28倍,不仅明显高于G招行等现有的银行股,同时也大大高于基金重仓的权重板块,目前上证50、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18倍。因此,从估值角度而言,目前的权重板块仍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其次,从当前市场结构角度来看,A股市场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蓝筹品种的数量依然稀少,虽然下半年仍有一些大盘股将逐步登陆A股市场,但是就短期而言,仍然无法改变大盘蓝筹股供不应求的格局。事实上,从周三的市场表现来看,相当一批蓝筹品种不仅没有被板块整体的下跌所影响,反而逆势走强,如G张裕、G云白药、G上港等等。

  再次,从资金面角度来看,由于流动性的泛滥,市场过去所面临的供大于求格局在06年将出现全面改观,特别是随着股改的深化、制度的不断创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资金看好并逐步进入A股市场。因此,对于扩容以及大盘股的发行,投资者完全不必要过分担心,只要定位合理,市场稳步走高仍将是主基调。

  最后,从新发基金短期建仓角度来看,据统计,最近两个月刚刚发行的几只基金总规模已经接近1000亿元,由于市场始终处于强势状态,导致这些基金很难找到合适时机介入。权重板块的调整无疑为相关机构提供了绝佳的建仓机会,最终将有效封杀权重股的下跌空间。

  综合上述,可以认为,基金重仓的权重板块由于总体估值合理且成长性优良,在当前基本面以及资金面均向好的有利背景下,并不会因为中行的上市而失宠,短期的下跌只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低位介入机会。

  首放实战掘金报告二:大势预测(7月5日)

  千七缺口具有短期吸引力

  一、 大势研判:中行上市高开对市场具有抽血作用,继续创出新高后抛售压力较大,预计大盘在周四将探底震荡。

  1、 周四预测:探底震荡回补缺口

  ① 股指周三波动范围:1690点-1730点;

  ②运行方式:获利盘抛售将导致沪指向下回补缺口,但在整数关口将受到支撑,从而震荡。

  ③大势关注焦点:一是中行上市引发的指标股、蓝筹股的走弱对市场的影响,将打压市场人气,压制指数的上扬空间;二是关注近期强势题材股的走势,如农业、工程机械、滨海概念等,高位震荡表明多空分歧较;三是,成交量的放大情况,在缩量的格局下,持续上行的压力加大,关注量能的变化。

  2、 中短线趋势:在持续上攻以及板块涨幅巨大的情况下,中期获利筹码众多,对行情具有压力,但短期由于上扬惯性仍将保持强势格局。

  二、 主力动向分析:长线资金仍在消费类板块、航天航空板块中寻找机会,但部分估值较高的板块个股出现分歧,有资金流出迹象。

  1、 多方主力动向剖析:由于中行上市,机构资金出现了重新配置持仓结构的操作,导致了大盘蓝筹股的整体走弱,但航天板块,3G板块、工程机械等继续表现,再加上部分具有业绩预增的个股的上扬,稳定了市场人心,是短期市场的做多动力,因此,投资者可关注这部分板块个股的动向。

  2、 空方主力动向剖析:从今日盘中看,银行股、中石化等指标股、房地产、有色等板块整体走弱,介入其中的机构资金分歧增大,有明显的流出迹象,是近期压制股指的主要动力,而农业、滨海等题材板块的都在高位震荡,后市如若调整,将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三、 操作思路:中行上市导致了主流资金的重新分配,再加上投资者的恐慌心理,板块个股的持续性在近期得到抑制,在具体操作中,投资者可立足于中线角度进行稳健操作,短线追高风险加大。。

  四、 实战淘金池:无。

  北京首放实战掘金报告三:焦点透视(大势分析)(7月5日)

  中行将带动大盘走向何方

  前瞻性的战略市场判断以及战术热点精确分析是本栏的最大特点。昨日我们明确指出:主动防守迎接中行高开上市。今日中行其表现正如我们所预测那样,以3.99元高调开盘,在短暂冲高之后,便逐步下滑,带动了两市股指整体回落。而主动防守再一次印证了我们提前布局投资策略的先机。同时,本栏连续点评的消费类个股也在近期持续上扬。关注本栏的投资者抓住了最主流的热点,获得了稳健收益。

  超级航母——中国银行的平稳上市,是中国证券市场逐步壮大和发展的体现。今日中国银行的早间开盘,直接带动股指跳涨74点,但好景不长,中国银行在快速冲高到4.05元后持续回落。同时指数的虚高和巨大的跳空缺口也导致了个股普遍的杀跌,而前期大盘风向标中国石化、G招行等权重股也全线回落,股指也连续走软。不过,在市场缺乏热点的情况下,ST股容易受到投机资金的关注,而成为盘中的亮点。我们认为,中国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不仅是近期市场的焦点,也是中国证券市场长期运行的焦点。因为它将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近期而言,中行将带动大盘走向何方呢?我们认为,中行将引领大盘先抑后扬,继续走高。

  焦点一:中行首日表现出乎意料

  众多投资者翘首以盼的中国银行今日正式高调登陆A股市场,由于中国银行是超越中国石化的又一只超级大盘指标股,所以其首日定价和市场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中国银行作为沪市最大权重指标股,其走势不仅影响大盘指数的运行趋势,而且对整个市场的相关板块,如指标股板块、上证50板块以及银行板块等都会产生联动效应,同时,也为其它板块个股搭建上涨的平台。

  但是,今日中行在上涨29%的基础上,以3.99元开盘,在经过短暂摸高4.05元后,并形成了逐波下滑的走势。综观整个盘面,市场热点散乱,个股下跌幅度明显比往日加大。截止收盘,两市共上涨464家个股,而下跌个股1025家。其中,中国石化、G宝钢和G长电等大盘指标股都处于调整状态,以G招商、G华夏为代表的银行个股,其整体下跌幅度更大。据统计,今日金融板块处于领跌的趋势,其下跌幅度最大,为4.40%。由此可见,中行首日市场表现,不仅与近日上市的新股走势迥然不同,而且也出乎市场人士所预料。但市场永远是对的,我们只有顺应市场趋势,坚持符合市场潮流的投资策略,并紧随市场热点,方能在市场之中立足长远。当然,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中行近期走势,做一简单分析。从而为分析大盘运行趋势奠定基础。

  焦点二:中行合理估值区间为3.80—4.20元

  对于中国银行A股上市后的合理定位,研究机构普遍认为:3.80——4.20元是中行的合理估值,同时,考虑其第一权重股的战略价值和新股溢价因素,市场分析师认为,其股价可能达到4.50-4.62元之间。所以,从中国银行A股收盘价格看,股价在3.8元以下,应该对上证综指的后期走势带来积极影响。另外,股价在3.80元以下,也意味着中国银行2006年的动态市盈率和动态市净率略高于2006年A股银行股的平均PE、PB水平,其股价在经过短期震荡后,仍有上升空间。同时,据权威媒体报道,瑞银集团7月4日给予中行“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锁定为4.22港元。该行认为,以预测07年市净率2.25倍计算,中行现价较建行(0939.HK)及交行(3328.HK)有4%至7%折让。高盛也于昨日表示,给予中行“买入”评级,目标价3.9港元。由此可见,如果中行H股股价在经过短期调整之后,再次走高的话,那么中行A股价格也将跟随上扬。这是市场结构套利行为决定的。  

  焦点三:中行将带动大盘先抑后扬

  中国银行是我国第4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全国设有11,000家分支机构,其中包括遍及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境外机构。该行拥有最广泛的海外分支机构网络,在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银行卡等业务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一直处于国内银行的龙头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银行业作为高端消费服务业,我们预计中国银行未来2年的业绩增长速度将快于GDP增速,达到15%左右。据资料显示,中国银行H股在7月4日的收盘价为3.675港元,相当于3.78元人民币,而今日中国银行A股收盘价格为3.79元人民币,与H股价格相当。由于香港、内地投资者的投资群体和结构不同,以及香港证券市场成长在国际大环境、其发展历史较长,估值趋近国际标准。一般而言,如中行这样的大盘指标股A股价格应该比H股溢价8%左右,而中国石化的A股对H股溢价率经常远高于8%。同时,中国银行H股走势,继上市以来,一直在偏平上升通道中运行,并在最近两个交易日创出新高。所以,中行A股价格有望近期走出低谷,再创新高。

  从今天的盘口情况看,中行首日换手率是51.06%,最低价格3.76元,成交金额68亿多,由此可见,市场换手并不充分,还需要市场进一步震荡换手。由于中国银行全部流通筹码将占上海市场总市值的16%,是目前最大的权重指标股。所以随着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不言而喻,中国银行在股指期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即大批有中国银行流通筹码的投资者将有调控指数的话语权,所以我们不排除中国银行在经过短暂探底后,将被一部分具有战略眼光、先机先觉的机构投资者大量买进的可能。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中国银行可能在近期走出探低回升之势,从而带动上证综指再次走高。但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由于整体市场上升幅度已较高,累积获利筹码已较多,不排除一部分机构主力借中行上市之际,借机抛售大批筹码,兑现全年利润。所以在短期内,A股市场的压力可能会加大。 

  北京首放实战掘金报告四:

  实战策略(7月5日)

  操作要点

  1、沪指高开后受到抛售压力,但仍留下1个点左右的缺口,1700点附近具有支撑,关注1730点的压力;2,除去中行的成交,今天两市成交量大幅萎缩,观望气氛较浓,不支持持续上攻,能保证个股板块的活跃;3,指标股群体整体走弱,有资金流出迹象,中行上市导致主流资金重新配置持仓品种;4,个股仍有行情,但活跃度有所降低,短线可操作价值降低;5,3G板块持续走强,成为短线热点,具有有一定的机会;6,航天板块再度走强,长线资金运作明显,中长线仍有机会;7,近期强势板块如工程机械、农业等高位震荡,多空分歧较大。

  大盘风向

  沪指将向下回补1700点上方的缺口,多空分歧增大导致震荡加剧,围绕千七,或者向下寻求支撑是后市的主要特点。

  选股思路

  从今天中行上市高开后的表现来看,虽然仍有部分板块个股活跃,如预增、3G、工程机械、航天军工等等,但对于指数影响较大的权重股却明显走弱,而6月份至今创新高的行情中,权重股走势也不尽人意,有明显的资金流出迹象,表明随着指数的上扬,空方力量逐渐增强,因此,在近期的操作中,投资者要回避震荡的风险,从中线角度分析,消费类、工程机械、航天军工,商业连锁等仍具有较好的中线机会,短线角度分析,涨幅较小的业绩预增、有政策支持的板块个股,出现放量走势就存在一定的操作机会。

  中线跟踪

  暂无。

  策略回顾

  上周五中线跟踪推荐的G平高周一冲击涨停后持续上扬,G山推,G桂柳工等创新高,上周前半段连续推荐的消费类行业如G美克,G老窖继续走强,G森工,G中百等纷纷创出新高,G武商两度冲击涨停,涨幅超过25%,关注本栏的投资者成功抓住了主流热点,不仅中线获得了稳健收益,短线收益不菲。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北京首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