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菲特午餐唯一拒谈话题是具体投资组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9日 15:30  解放日报

  本报驻美记者 宰飞 本报记者 孔令君 实习生 包玉青

  北京时间今天上午10点半,今年的“巴菲特午餐”将揭晓最后的拍卖结果——2000年起,这个午餐每年都会拍卖一次,任何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出价最高,就可以和有“股神”之称的美国投资人巴菲特一起吃一顿牛排。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慈善。

  截至昨晚8点,已有9位竞标者84次出价,价格从起拍价2.5万美元,涨到41.02万美元,但距离去年的价格262.6411万美元,尚有不小的距离。

  在过去的12年中,有两名中国人拍得过这顿著名的午餐,今年又会是谁拔得头筹?动辄百万美元的天价午餐,究竟值不值?

  12年,巴菲特午餐价格翻百倍

  这一次,已是巴菲特第13次拍卖午餐时间了。

  与往年一样,竞拍者可以通过某网站进行竞拍。中标者可以携带7名友人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间大约3个小时,彼此可以随意聊天。

  午餐的规则,在2008年后曾稍作修改。那年,中国人赵丹阳,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的总经理,以211万美元中标,刷新“天价午餐”的纪录。赵丹阳在午餐时间向巴菲特推荐了几个股票,导致其股价强烈波动,随后,巴菲特对午餐话题加了限制——不准聊个股。

  去年,在一家对冲基金任经理的泰德·韦施勒以234.5678万美元拍得“巴菲特午餐”之后,自愿多出几十万美元,将价格抬高至262.6411万美元,只为了高出2010年中标价格100美元,刷新纪录。

  后来,泰德·韦施勒被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聘为对冲基金经理。但巴菲特日前对美联社说,他没有考虑将午餐会作为公司招聘的手段。

  12年来,“巴菲特午餐”的价格从2.5万美元到260多万美元,随之而来的,是各界的质疑,有人将其视为竞标者们的“商业炒作”,或是“作秀”。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人针锋相对。

  聊些什么,股票还是桥牌

  牛排并不重要,对竞标者而言,聊天,才是重点。

  聊些什么?巴菲特会讨论对方感兴趣的大多数话题,很多都跟商业无关,而是关于家庭和慈善。

  2006年午餐中标者、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回忆,3个小时吃饭时间,他们谈了很多。投资、慈善、高尔夫、桥牌……比如说投资,巴菲特坦言,自己曾犯过很多错,但投资就像打高尔夫,看重的是整体成绩,而非某一部分。这些话,让段永平受益匪浅。

  赵丹阳则说,他与巴菲特当时谈的话题很广,包括通货膨胀、美元汇率、公司治理结构、教育、慈善等方面。赵丹阳在饭后透露,他和巴菲特交流最多的是有关保险公司方面的内容,因为巴菲特拥有不少保险公司,为其投资提供现金,是他特有的投资战略。另外,赵丹阳和朋友们还询问了关于周期性产业、中国的经济未来等等。赵丹阳认为,重要的是可以当面确认一些“关键点”,能由此“清楚巴菲特的真实想法”。

  巴菲特唯一拒绝谈论的话题是具体的投资组合。

  赵丹阳总结与巴菲特吃饭的收获——巴菲特经历过很多完整的经济周期,我们没有经历过,能通过聊天了解巴菲特的总结和经验,以后少走弯路。这种收获,被赵丹阳视为“无价之宝”。

  一位金融从业者告诉记者,确实,赵丹阳与巴菲特一同午餐后,这些年的投资收益都不错,清晰的投资思路,也被业界看好。

  值不值,用金钱无法衡量

  从功利的角度,人们心中难免去衡量——3小时的吃饭时间,也许还要除去寒暄、自我介绍和翻译时间,学到一些理念和经验,值得上200多万美元吗?

  “这很荒唐。因为巴菲特不会揭露自己的秘诀。还不如用这200万美元投资巴菲特公司的股票。”一位在“史密斯与沃伦斯基”牛排馆用餐的顾客告诉本报记者。

  但在段永平和赵丹阳看来,无论如何,花大钱与巴菲特吃饭是有意义的。段永平表示,钱无法衡量其中价值。

  甚至曾有中标者认为,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相当于与伽利略、爱因斯坦、甘地等伟大人物的对话。

  其实,中国也有些企业家模仿类似的午餐,上海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总经理袁地保就曾花费196万元人民币中标 “中国版巴菲特午餐”——与知名企业家史玉柱(微博)会谈3个小时。袁地保告诉记者,若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取经,3个小时“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和赵丹阳类似,袁地保也坦言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明白亿万富翁的想法、做法,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

  福建一家电子公司的总经理钟先生,也是“巴菲特午餐”模式的支持者。2010年,他花费5.5万元中标,买下与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共进午餐的机会。

  “做生意的大多明白向圈内优秀者取经的重要性。”钟先生告诉记者,“但一顿饭的时间,确实不大够。”当时,他就自己企业转型发展关口遇到的问题,向郑元豹求教,确实很受启发,对拓展业务的思路大有帮助。

  愿意花200多万美元和巴菲特吃饭吗?“若有如此实力,当然愿意。”钟先生说。但钟先生和袁地保都表示,他们的生意都在实体经济领域,恐怕巴菲特并无多少经验可传授。

  觉得巴菲特、史玉柱、郑元豹,或者是竞标者们作秀吗?钟先生和袁地保都表示自己竞标的动机很单纯,绝无“炒作”的想法。再说,中外版本的“巴菲特午餐”,最后都将拍卖钱款捐给了慈善事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