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曹中铭:国航跌破发行价的另类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16:27 新浪财经

  曹中铭

  国航“破发”了!“新老划断”后以全流通模式发行的国航终究没有逃脱“破发”的命运,此举也足以让国航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史册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国航的“破发”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其本身上的原因。因此,对于国航的“破发”,可以说有点意外,也可以说一点都不意外。

  说意外,是因为国航的发行额度从原先的27亿股缩减了四成,融资规模从80亿元减至45.89亿元,这在新股发行中罕有先例,而且,其发行价格也是定在询价区间中间价的下方,这也是新股询价制实施以来不多见的。另外,为了给市场以信心,国航的控股股东还承诺:自股票挂牌交易至今年年底,若国航的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格,将增持股票直至恢复到发行价格为止,累计增持量不超过6亿股。此次能上市流通的也就是8.195亿股,而增持最高可达6亿股,有了这颗“定心丸”,国航仍然“破发”,不能说不是个意外。

  说一点都不意外,是因为近来超级航母和大量新股密集地发行和上市,市场已不堪承受,投资者的信心逐渐被“蚕食”,而国航早在其招股意向书中对发行价格划出了底线,询价过程的形式大于实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面对着网下申购冷清的现状和机构投资者要求降价发行的呼声,国航拒绝在发行价格上作出让步,只是在发行规模上动了点“手脚”,结果导致其中签率高达5.33 %,从侧面说明机构投资者介入的程度不深;况且,在国航上市前夕,国航H股股价也是节节走低,与A股的发行价格相差只有几分钱,H股的下行封堵了A股的上升空间。

  国航的“破发”打破了“新股不败”的

神话,也为市场树立了一个榜样——“打新”不再是资金安全的避风港。事实上,无论是从网下发行的冷清、国航主动缩减发行规模,还是从国航上市即“破发”来说,国航的发行都是失败的。国航发行虽然是失败的,但却是由市场来为其“埋单”。一方面,国航“瘦身”后仍然从市场中融资45.89亿元,尽管不能和中行和大秦铁路相比,但仍不失为一次巨额“圈钱”,也让投资者感受到其中的压力;另一方面,国航的“破发”让所有在首日卖出
股票
的中签者亏损出局,也让其他没有卖出股票的中签者惨遭套牢。毫不客气地说,国航发行和上市的过程,也是这些中签者的一次“亏损之旅”。

  国航的发行规模能从27亿股“打折”为16.39亿股,说明其对45.89亿元融资额度的认可,那国航在当初就没有必要狮子大开口般的开出80亿元的“高价”。而国航在招股意向书欲融资80亿元,只能说明国航发行股票是不折不扣的在“圈钱”。国航的控股股东抛出“诱饵”,承诺在股价跌破发行价后增持6亿股。那么反过来说,国航完全可以再次缩减6亿A股的发行规模,在此次A股上市后再向其控股股东定向增发6亿股。如此则其发行量大为减少,也有利于减轻上市时二级市场的压力,其“破发”的可能性也小得多。而国航将全部股份对外发售,又遭遇“破发”,显然其中的风险都转移到了投资者身上。

  国航“破发”是当前不公平发行和上市制度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进行完善,相信国航只是为以后其它公司的“破发”打了个“头阵”而已。其实,国航“破发”并非是什么利好,因为为其“买单”的都是市场中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