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贺宛男:要慎防央企整体上市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 15:0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近日,新浪财经就全流通背景下的新股发行等当前市场的热点话题对话著名财经媒体人士贺宛男。

  以下为贺宛男的观点:

  允许机构网上网下均可认购增加了不公

  我一直认为,现在新股发行向机构至少配售20%的股份,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大盘股发行一般有三个层次,向战略投资者定向发行、向网下法人配售以及网上发行;根据投资者获得股份难易程度,限售期一般有三种:12个月-24个月,3个月,以及无限售期。这是考虑到大盘股可能给市场带来太大的压力而采用的较为公平合理的办法。但现在看,像德美化工(资讯 行情 论坛)得润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这样的小盘股也采取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够公平,允许机构网上网下均可认购就更增加了不公平。包括上市公司等大资金都可能因为占有一只新股的大量股份而成为日后的“庄家”。另外,这种做法也令目前一级市场上仍较稀缺的新股筹码更难落到普通投资者手中,这也是新股网上申购中签率过低、上市后被恶炒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至于目前的询价方式,形式上的内容可能更多。业内人士也有直言说,询价其实已形成了一个“圈子”,就是具有询价资格的机构之间的轮流捧场。

  要慎防“整体上市”陷阱

  目前,市场对整体上市的热情非常高,整体上市概念受到追捧。我认为什么东西都不应轻易成为一阵“风”,央企整体上市也是这样。本来,企业改制上市往往是把最优质的资产剥离出来。集团企业整体上市,对盈利能力的要求将比普通集团公司更高。有统计表明,央企利润其实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20家-30家当中,如果这当中以外的央企也急于整体上市,就未必是好事,市场对整体上市的追捧就可能演化为一个巨大的陷阱。

  更多大盘上市公司会不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长期价值投资选择呢?这还是需要时间考验的。上市能令企业按照二级市场价格进行估值,这对企业来讲确实很有冲动,这要求管理层严格把关,防止整体上市中出现一些“冒牌货”。

    (编者注:小标题是编者出于方便网友阅读之目的所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