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股H股发行价看国有银行贱卖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18:12 新浪财经 | |||||||||
韩强 4月24日某证券报刊登了一篇《国有银行改革路径当肯定贱卖论理由不充分》,看了让人觉得好笑。文章说:辩证地看待建行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与IPO定价的差距。从作为定价依据的市净率看,建行股票的发行市净率为1.96倍,而建行上市当天同一市场银行股的市净率在2.1倍左右彼此差距很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国有银行股权并非被“贱卖”。
原先也有经济学家做出类似的辩护,其实已经陷入二律背反,为什么呢? 我们从A股与H股比较来看这个问题:如果在香港上市的银行股没有贱卖,那么A股市场银行发行股票就是贵卖了,因为都是银行股为什么内地发行价要高几倍?如果内地发行价正合适,那么到香港发行就是贱卖了,为什么比内地发行价要低几倍?这实际已经陷入二律背反。 例如,中石化在香港发行H股是1.60港币,发A股4.22元人民币,1.60与4.22中间的差价就形成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这个公积金立即就被全体投资者所拥有,包括香港以及海外的投资者,使内地股民的资产被国际股东吞食。 我们再请大家看一看交通银行上市的报道: 交通银行,于6月13日赴香港正式公开招股,6月18日定价,总计筹资约146.6亿港元。其发行价为每股2.5港元,发行市盈率为14.8倍,大约是内地银行的中间水平。此前交行招股价区间为1.95~2.55港元,高盛和汇丰控股为其上市保荐人。 此次IPO,交通银行在香港资本市场掀起一股认购狂潮,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05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近1500亿港元,国际配售部分也获得20倍超额认购。不少散户投资者表示,汇丰银行入股交行、成为策略性股东,是吸引他们认购的主要原因。(《交行登陆香港股市 料首日将大幅上涨》《东方早报》2005年6月23日) 交通银行2005年净利润飙升近5倍,至人民币92.5亿元,而2004年仅为人民币16亿元。让投资者心花怒放,而汇丰和社保基金更是心满意得。同时,交行行长张建国透露已经收到有关A股上市的批准。 财报显示,交行的每股收益从2004年的0.06元人民币,增至2005年的0.22元人民币。 财报还显示,交行2005年净利息收入从2004年的人民币251.9亿元增至315.9亿元,服务费和佣金收入从人民币16.8亿元增至人民币21.1亿元,净利息收益率也从2.59%升至2.64%。交通银行提议每股派发人民币0.08元的全年分红。(《交通银行05年净利飙升近5倍已收到A股上市批复》《上海证券报》2006年3月29日) 这里,我们请那些说“国有银行没有被贱卖”的经济学家好好看一看:交行H股发行价为每股2.5港元,发行市盈率为14.8倍,大约是内地银行的中间水平。与A股相比是不是被贱卖?如果H股价钱合适,那么A股就是贵卖,也就是说内地投资者要为国际投资者买单。某些经济学家已经陷入这个二律背反、想在矛盾命题之中找出路。 请大家注意,正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的顾雏军还拖累了相关的银行。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发布的2005年8月24日上半年业绩报告称,该行给顾雏军旗下格林柯尔系企业的贷款尚有4.45亿元人民币未能收回。(《4.45亿元贷款未能收回 交通银行受到顾雏军拖累》《北京晨报》2005年8月24日) 我们再请大家注意;交行2005年净利润飙升近5倍,如果不是在2005年急于上市,而是再等半年,其发行价会高出许多。目前得利的是国际投资者,交行在香港市场的价格已经上升,再发行A股,发行价肯定会高,新的一轮内地投资者为国际投资者买单,又要开始了。 现在,我们对交行的分析不是抽象而是具体,更不是似是而非,这直接关系到A股市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那些不进行A股与H股价格比较的股评家、经济学家们,用断章取义、裁剪事实的说法,宣扬国有银行没有贱卖,那么就给大家解释一下A股为什么贵卖,为什么要让内地投资者为国际投资者输送利益,如果没有能力解释这个问题,就不要进行辩护了。广大投资者看的是事实,事实胜于强辩。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