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股改浪潮系列全面股改之科达机电 > 正文
 

皮海洲:流通股股东智取投票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6:53 新浪财经

  皮海洲

  在科达机电公司1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该公司10送3股的股改方案以不足四个百分点的差距遭到流通股股东的否决,从而使得该公司成为继清华同方之后,第二家股改方案遭到流通股股东否决的公司。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表决结果。虽然这第二家股改方案遭到否决公司的到来有些姗姗来迟,而且让科达机电充当这第二家有很大的偶然性,甚至还有些“冤屈”,但不可否认的是,科达机电股改方案的被否决,对于当前的股改来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呢?从表面上看,让一家家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获得顺利的通过,这仿佛是有利于股改进程的。但从当前股改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顺利通过”有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那就是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正是由于在清华同方之后,一家家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都获得了顺利的通过,于是,我们看到,伴随着股改的进行,在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改方案里,对价比例越来越少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在当前这种股改背景下,科达机电股改方案的被否决,对于那些支付对价越来越少的大股东们无疑是一记当头的“棒喝”。如果说,清华同方股改方案的被否决为流通股股东赢得了一份尊重的话,那么,科达机电股改方案的被否决,就有可能为流通股股东争取到更多一点的对价。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当前股改公司的对价方案里,科达机电公司的股改方案并不是最低的;相反,科达机电10送3股的对价方案正处于股改对价的平均水平线上。实际上,在目前推出股改方案的上市公司中,许多公司的对价方案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因此,此次科达机电股改方案遭到流通股股东的否决,这对于那些对价方案在10送3股以下的股改公司来说无疑具有一种震慑作用,就是对于那些推出10送3股的公司来说,它同样也是一个威胁。因此为了使股改方案能获得顺利通过,这些已经推出股改方案的公司,有可能提高对价支付水平;而那些即将公布股改方案的公司,它们在科达机电股改方案被否决的事实面前也不能不三思而行。如此一来,流通股股东获得更多一点的对价是完全可能的。

  不仅如此,科达机电股改方案被否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于科达机电流通股股东开创了智取“投票门”的先河,它是流通股股东战胜“投票门”这道紧箍咒的光辉典范。虽然不久前

证监会表示要严查“投票门”,但在“投票门”无处不在的情况下,流通股股东如何战胜“投票门”却成了一个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在股改公司及大股东全方位地开展股改公关的背景下,流通股股东要想独立完成投票特别是完成反对票的操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机构投资者有专人公关;就是营业部里的大户,股改公司也会各个击破;甚至就是中小投资者,股改公司也开展了“投赞成票有奖”的刺激方法。

  退一步讲,就算你投出了反对票,马上就会有营业部的工作人员与你联系,劝说你改变投票结果;而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有关营业部还不排除擅自篡改的可能。再退一步讲,就算你是持有大量股份的机构投资者,就算你坚持要投反对票,股改公司及大股东还可以通过大量的“买票”来达到以2/3的多数票通过的目的,从而使你的反对无效。但科达机电的流通股股东则克服了这些困难。他们选择了后发制人的方式,将自己的反对票集中在最后一天投出,打了股改公司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股改公司与保荐机构就是再想玩出什么花样来也都来不及了,最后不得不接受股改方案被否决的事实。因此,科达机电股改方案被否决,这是流通股股东智慧的一种表现,是流通股股东智取“投票门”的结果,它为其他公司流通股股东如果突破“投票门”这道紧箍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