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正文
 

孙照华:救市要先替换受伤球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17:57 新浪财经

  作者:孙照华

  接近5年的大熊市,指数下跌超过一半,多数个股跌幅达到六七成甚至八九成,券商集体沦陷,股民亏损累累,私募基金大规模萎缩,资本大鳄纷纷入狱或潜逃,由于多数中小投资者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而过度追捧概念,亏损幅度远远超过指数,券商由于体制原因胆大妄为保底理财而受伤最重,绝大部分亏损半数成了风险以上的分类就是明证。可以说原有
股市参与者除公募基金外几乎都受了重伤。就像一只球队多数球员受重伤肯定不能再打比赛,只有换好球员后才能参赛,这才是目前监管层不断打气股市照样毫无起色的原因。

  只有单调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不可能扭转市场

  在前几年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中,管理层就只是发展了单调的公募基金,对私募基金及投资咨询机构理财包括保险资金直接投资等不是只字不提就是横加限制,致使市场上只剩下了公募基金孤掌难鸣,近来才开始向境外机构投资者开放市场引进了QFII,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

  QFII是目前最为清醒的力量,保险资金也较为理性,但规模有限占流通市值过小,QFII截至今天才有45亿美元合360亿人民币,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才100多亿,本来给予厚望的社保资金交给了公募基金打理,根本没有形成一支单独的力量。

  而公募基金的操作理念继承了当年券商的坐庄模式,一味地找人搏斗(博弈),鼓吹什么波段操作,最后找不到对手了基金就互相博弈,只好自弹自唱地波段上去波段下来,过度追求短期排名又使得基金经理们成了股市大幅波动的罪魁祸首,助涨助跌,体制原因还发展出接庄家的盘、利益输送等黑幕,使得公募基金声名狼藉,最近老基金不断赎会,新基金发不出去,就是基金令人失望的结果。香港中文大学朗咸平教授最近点名批评基金以打压股市而获利,更使得我们认识到只发展单调公募基金不可能使市场好起来。

  当务之急是做好受伤球员的替换,发展新的机构投资者

  都说股市好不了是因为对股市失去信心,因此国务院转发了证监会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管理层也开始了“抓质量”以图挽回股市信心,但过去的大部分受重伤的球员短期就能疗好伤吗?券商的问题已经处理好长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查清病情,更不用说上场比赛了,中小投资者都发誓解套后再也不踏入股市了,能指望恢复信心上场比赛吗?因此当务之急是发展新型机构投资者。

  QFII是目前最理性最清醒的一支力量,在我们的基金正在看空时,他们急不可耐地申请额度,当我们的基金做空G股时他们大口大口地吃着股改带来的丰盛美餐。这是一股可以引导股市走出泥潭的力量,应尽快发放额度甚至再扩大额度,只是一味地怕别人抄了大底并不能阻止外国人发财,近期很多外资大比例参股银行股,甚至交行建行香港上市不都让外资参与而发了财吗?托词阻止外资赌人民币升值一样站不住脚,投资A股与参与收购法人股及买中资公司的港股对国家来说有区别吗?不是一样地外资进入中国了吗?一个建行就收了95亿美元,QFII的额度却迟迟不敢大步前进。

  目前QFII的构成上也多是名不见经传的机构,中国投资者熟悉而崇拜的大师一个也没来,不是恢复信心吗?如果引入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以及彼得林奇做QFII,股民信心立即恢复大半,不需要太多资金也能扭转市场的颓势。是这些人不愿投资中国吗?恐怕不是,巴菲特投资了中石油(不过是港股)、索罗斯投资了海南航空、罗杰斯也早已投资了B股,要知道我们的A股市场无论是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已经和香港接轨,许多已经好于港股。

  应尽快出台政策大力发展中国的私募基金

  过去看到一份资料,美国基金行业中18000只基金中,公募基金6000多只,其余三分之二为私募基金,各个私募基金都有不同风格,同时私募基金几乎是搭上了老板和基金经理的身家性命,很少出现我们国内的利益输送等道德风险。

  反观我们国内法规对私募基金只字不提,学者们多以加强监管地提及,让私募基金一直处于地下状态,战战兢兢地摸着石头过河度日,害怕那天就被监管打击了,由于没有法规的支持和配套的资金监管系统支持,私募很难令人放心资金的安全性,募集资金较为困难,多以保底形式或者委托理财形式存在,这同时加大了私募资金管理者和投资者两方面的风险,也很容易出现法律纠纷。

  几年的熊市,私募基金多数也已受重伤,或退出或大幅缩水,只能变成游资做做短线,但15年的股市起起落落也早已培养出一批投资人才为私募基金准备了人力资源。

  目前我们银行系统中已经很多有基金托管的系统,只要政策支持使私募基金从地下走到地上,阳光监管,私募基金一定能很快成长起来,这是中国未来市场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他们有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操作策略,可以弥补目前公募资金的助涨助跌的不足,说不定几年后中国也会诞生出巴菲特、索罗斯式的投资大师呢。

  应彻底对内开放,解除中介机构的进入限制,放手业务创新

  目前中介机构中问题太多,券商不单亏掉自己的钱和委托理财的钱,还把股民保证金亏掉,公然和上市公司一起作假欺诈上市。咨询公司明目张胆地诈骗,拉会员接自己的盘,不炒股票炒股民。在二级市场这个环节,中小投资者处于极度无助状态,我认为这都是监管不当的原因:改管不管不该管乱管。

  券商的多年进入限制对内不开放,连营业部服务部销售网点都要批准,不但没有控制住风险,还捅出天大的上千亿窟窿,咨询公司符合证监会的设立条件也得不到批准,已批的咨询公司多数流入了诈骗犯一样的盈利模式。在市场进入上限制过严,对坏孩子处罚有过轻,造成了中介机构的集体道德沦丧。前期一些人提出“菜市场理论”,我们看菜市场没有人限制进入,市场秩序却很好,股市限制过多却一塌糊涂,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而我们的监管却进入了越限制越出问题越出问题越限制的怪圈。进入市场的限制就像我们过去限制人员流动一样,犯罪率是降下来了,可国家活力却没了,如果没有后来的人员流动的放开,能有今天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吗?监管只要做好“警察”的角色就够了,其他权利多是增加了寻租现象。试想当中介机构只有特权者才能进入,出事后不敢处罚或是处罚过轻,证券公司又不是自己出钱设立的,不胡来才怪。前期见一券商高管说如果公司是自己的一分钱都不会亏年年都会赚钱。

  券商亏损主要原因是体制,出了问题先对外开放让国外收购参股,为什么就不能对国内先开放呢?只要把保证金让银行监管起来,就像基金托管一样,还有什么风险?象营业部服务部销售网点更是没有任何理由限制了,《伟大的博弈》一书中提到1929年美国股市股灾后,美林证券的大发展就是象开连锁超市一样全美国发展销售网点,把那些没有在股灾中受伤愿意以投资为目标的投资者引入股市,彻底替换那些纽约以投机为主的受伤“球员”,从而改变股市投资者的结构,推动了美国股市走出萎靡不振的颓势。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允许那些有创新的券商出现,来改变现状呢?

  同样,咨询公司设立时要费很大力气花不少冤枉钱,还不允许代客理财,盈利模式单一,都想急于捞回来从而走向欺诈。由于分析师必须依靠一家券商或咨询公司才能执业,所依附券商又由于盈利的需要要求分析师鼓励股民短线进出以求获得佣金,所依附的咨询公司只管骗到钱,那管股民亏赚?逼良为娼,分析师根本不能做到独立。笔者就是做了多年分析师,深知这其中的弊端,在三家营业部做过咨询,无不被要求训练股民以短线为主,明知大势要跌还要天天推荐所谓的热点。这助长了股市散户中投机风气盛行。笔者就是对此深恶痛绝才离开的,想自己作独立分析师注册咨询公司,被告知咨询公司不批,要想拿到执照要花大钱还不一定拿到。分析师行业难道真是有良心无法执业无良心横行天下吗?

  我们在发放QFII额度时将要引进长期投资者,为什么不向国民开放证券公司及咨询公司行业,鼓励业务创新以发展我们国内的长期投资者呢?新《证券法》出台本指望有所突破,可惜令人失望,仍然在市场准入上无所作为,中介机构业务模式上仍然还是限制多多。这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无执业资格可以代客理财可以盈利分成,有资格却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应立即向国民开放投资咨询及券商行业,使一些有能力有水平有良心的分析师独立执业,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发展新的投资者,这样可以使股市的受伤“球员”得到替换而重振股市,同时也有助于这些受伤球员疗伤,这比股改送股更能保护中小投资者。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