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正文
 

可流通选择不流通-中国股市天方夜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18:49 新浪财经

  常永亮

  6月16日上海证券报网络版上登出一篇署名诸葛立早的文章《论可流通与选择不流通 国资贱卖将为国人所不齿》。笔者不但绝对不敢苟同,自感其谬误昭彰处,反其用词,即成一片商榷文章,因而即时走笔。但愿细心的读者不会认定是同义抄袭。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确是当前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但所谓的“热”,其实是带点儿“火”的意思。“心火上攻”的“火”。既是中小股民面对找上门来和你商量让你表态:是抢你左兜里的钱,还是夺你右袋里的钱?你弱势残疾一个,只能是心火上攻。

  为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不但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表了态,券商、基金、大股东没人不表态:要认真做好改革方案的协调、沟通和审核等工作,研究新问题,采取新举措。因为这样的试点,千年等一回,协调不好收益变现的技术问题,那才是废物一个!只是这样的空泛表态应该加上具体的内容:发表意见要协调——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人要沟通——变现收益要均沾;出台方案要审核——小股东不能看出破绽来。

  股权分置对大股东发财、对财政解困的确发挥了意想不到,妙不可言的作用。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一定要对中国资本市场完成资本变现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人们说得很多,确实不需赘言。但中小股东会担心,一旦相关公司方案实施,即刻出现大股东大量减持和套现现象,从而使供求关系失衡,会导致股价大幅度下挫。这种担心,显然影响着中小投资者对未来的市场预期,不利于大股东的套现行为实施。然而经常代表中小股民利益的著名专家华生的观点却可以为大股东暗渡陈仓帮上大忙。他是这样说的:“与许多人设想的全流通=大扩容=二级市场崩盘相反,全可流通而控股股东们几乎都会自动选择长期不流通将是证券市场最大的‘奇观’。正如我们在境外市场上经常看到的那样,大股东们为了巩固控股权或支撑股价往往需要在场内增持,而当他们真正需要减持变现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利益,通常还要到场外找人配售。过去只有小股东为之魂牵梦绕的股价,今后将决定着本来牛气十足的大股东的财富、身价、社会地位和声誉。”

  华生先生说的证券市场最大的“奇观”,即“全可流通而控股股东们几乎都会自动选择长期不流通”只是一种预言。检验这种预言正确与否不需太长的时间,或许一两年就够了。但我们还需要这一两年时间来检验吗?

  全可流通而选择不流通,为什么?

  巩固控股权?

  巩固“国家”这个连说话都需要活生生的个人来代言的空泛政治概念的控股权吗?其实越是高高在上的人越有可能关心这个所谓的控股权,真正掌握实体控制权的人关心的不过是个人所谓“位”的问题。古人认为“江山自古争斗,哪有禅让之理。”这是指的帝王。何砷们都知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至理名言,不把赃物都搬到自己宅院里,任期一到那“控股权”就不是自己的了。为争夺“位”而“打”得头破血流者,确实屡见不鲜。中国的官场自改革开放一开始,就不断上演着“买人家生产线,外国人报低价,中国人报高价”;“一千万国有资产,官员们吵着嚷着要以200万元卖出去”;“宁可携亿万钞票躲到海外仙岛,也不要董事长头衔”等等的境外经理人看不懂的禅机生意剧目。这些个人的“蝇头小利”对个人来说当然比为别人守着“控股权”有价值的多!谁说这种人一文不值?中国的官场升迁体系早就把这样的人当作了最有价值的,脑瓜灵活的“人才”,而苦心经营实业,为国家死守着民族工业“控股权”的真正实业家,哪个不是落魄还乡,苦度余生去了?

  为了维护企业及企业家(或曰控股大股东)的身份与地位?

  上市公司的股份从此再无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这个时候的公司经营管理者,还会在意全社会对他们经营能力的评价标准吗?市场经济下的法制环境里,人们会!而以糊弄大众,敛取中小股东财富实现自己经营资产升值的企业,经营者不会。因为他们是精明的务实者,他们知道今后自己再怎么使出浑身解数也实现不了如此神速的经营业绩。有昨天的“业绩”在标着高,他们今后的任何努力,最好的评价也只能是“江郎才尽”的评语。既如此,如果有部分股份高市价出手,高额兑现期权或什么权的机会,傻子才会犹豫。

  股价的涨跌,如果既为中小投资者所关心,也为上市公司及其高管所关注,那一定是他们的自身利益与经营业绩以及股价的涨跌有着正向的联系,那是正常、成熟市场上的事情。我们的市场只要还在抽政策疯,高管的关注力,一定是盯着政策风向的。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上,跨国公司十分注意自己的市价总值,那是因为市价总值决定着股东大会对他们的认可。他们有时不惜采取回购、增持等举措,道理也在于此。确实,全可流通而选择不流通,并非道德境界的驱使,而是某种市场体制的压力。可惜的是在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尚没有领略过“市场体制的压力”。如此试点所实现的全流通,也不会产生这样的“市场体制的压力”。

  当然,全可流通而选择不流通,在中国,还有一个对国有资产的怎样估值问题。比如,宝钢的总股本是175亿股(每股净资产3.842元),假若以5元一股全流通,其市价总值为人民币875亿元,约合105亿美元。这个价钱是贵还是贱?答案是:如果还是垄断经营,它就贱,因为国家可以让它再增值;如果是市场化经营,高管们认怂的时候,这个价钱就是高,就是变现的好机会。中国的所谓市场,事实上谁都是这样在估值,而没有人在意理论上究竟应该怎样乐观估值。说到百联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它的总股本是11亿股(每股净资产3.28元),假若以6元一股全流通,其市价总值为人民币66亿元,约合8亿美元。中国最大城市黄金地段上的两家百年老店,这个价钱值不值?并不是明眼人都心知肚明的,至少笔者不是明眼人,是心不知肚不明的。如此测算,想表达什么意思呢?笔者想说明的是,当外资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并有可能取得控股权的时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中小上市公司国有股市值的判定,一定会把国际通用的估值标准当幌子,编出个理由就把它卖掉了。因为无论对个人、对地方财政,对它的初始价值,变卖了都值!贱价出售国有资产,从来没有为国人所不齿。

  在以如此方式告别了股权分置时代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将出现更多市场化思维所不能理解的怪现象和新的发财机遇以及又一代股场赤贫。“刻舟求剑”,难以再发股权分置的财;“与时俱进”才会在新股市适时变现钱财。对中国股市未来的“全可流通而控股股东选择不流通”持乐观态度的人都认定是这将是中国股市的“奇观”,悲观者即如笔者本人,至少会认定是这是“天方夜谭”!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