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纪念5.19 > 正文
 

纪念5.19征文:5.19启示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18:45 新浪财经

  背景:1999年5月19日,以(000008)亿安科技、(000503)海虹控股为龙头的网络科技股行情爆发,带动上证指数在两月之内突破千七关口,并使得股指在随后的三年中达到了2245点的历史高点……2005年5月19日,六年时间过去了,在经历了2001年开始的四年阴跌之后,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轮回,上证指数从行情启动的1100点又回到了1100点,这六年来股市的涨涨跌跌、起起落落、上上下下让投资者尝遍了喜怒哀乐、演出了悲欢离合、更看尽了世间百态……笔者以此文作为对“5·19行情”的纪念,以告慰逝者和提醒后来人。

  南开一鹤

  一、5·19行情的分析

  (一)、5·19行情爆发,具有深刻背景和历史意义

  (1)、从财政角度来看,5·19行情爆发与国民经济政策有关。我国于1993年开始我国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到1996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回落至6.1%,同时保持了9.6%的经济增长率,这就是人们所普遍认为适度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 。然而后来的宏观经济走势表明,这种所谓的“软着陆”实际上并不恰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并没有“着陆”而是继续下降,一直到1999年的最低点7.1%。1997年,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迅速下滑至8.8%,比1996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到1998年7月已持续下降9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98年5月出现下降,工业品价格指数从1996年6月开始下降并持续到1998年7月。至此,我国已经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因而财政政策不得不转变方向,由紧缩经济的“适度从紧”转向扩张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预算调整方案,决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同时配套增发1000亿元贷款,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次年,也就是在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又步入增长。

  与此对应,为了防止股市投资过热、规范投资者行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国务院于1997年5月9日宣布上调印花税至0.5%,又于1997年5月22日宣布进止三类企业入市、1997年6月6日人民银行宣布禁止银行资金违规入市,此后股指开始了二年的宽幅振荡。其间的主要消息有:央行从1997年10月23日起至1998年12月7日分别进行第三、四、五、六次降息,1997年8月15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划规中国证监会管理, 1997年10月0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1998年3月17日,国家换届选举领导人,1998年4月22日实行特别处理制度,1998年6月12日国务院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1998年9月1日苏三山因三年亏损暂停交易,1998年11月25日起上市公司职工股停发,1999年4月20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等。可以看出,这两年中是中国股市消息颇出的一个阶段,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在股市被彻底激活后,政府对股市由制度性、结构性调整转化为导向性调整,正是这样的转换阶段使得各类利好消息没有得到迅速响应。对于这种现象还可以理解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抗洪所导致的恢复周期。这一切既为后市行情的厚积薄发设下了伏笔,又是政策调整开始逐渐不被市场所认同的一个信号。

  (2)、从技术角度来看,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从1997年到5·19前夕整好构成了一个大的楔型形态,而5·19行情的起点又整好是在这个楔型形态的支撑线上。当时的情况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行情启动后,利好消息更是层出不穷:湘财证券增资,国务院决定降低B股交易印花税,央行又于1999年6月宣布大幅降息,《人民日报》发表“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评论员文章,《证券法》开始实施……指数借利好消息上扬,利好消息借指数上扬扩散,股市上一时风起云涌。在七月一日上证指数完成第一阶段上扬之后,指数开始回抽确认突破楔型形态的有效性,并于次年三月突破了5·19行情的高点,并站上了200点关口,在盘整1年后创出了2245点的历史高点。从日K线图上可以看出,5·19行情启动到01年高点的过程中的两次重要回吐都是以250日均线为调整位置的。市场也借助5·19行情的启动位置和99年12月和2001年2月的低点构成了一条上升趋势线,而上升趋势线整好是在股指跌破120日均线后被跌破的。至次宣告中国股市漫长调整的展开。经过笔者测算,5·19行情的上扬幅度与1996年楔型形态起点之各与2245点的高度相差无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5·19行情对中国证券市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5·19行情只是中国股市当时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当时社会经济条件背景下应蕴而生的,只不过是以一种较为激进的形式表现的,是5·19行情成为了中国股市新的起点!

  (二)、5·19行情所引发的思考

  (1)、成也亿安败也亿安。5·19的明星股非(000008)亿安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莫属,1998年10月至2001年2月,广东亿安集团董事局主席、法人代表罗成通过亿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欣盛、中百等多家公司划拨资金人民币18亿余元,以及在多家证券营业部通过股票质押融资人民币19亿元,用于买卖(000008)亿安科技等多种股票。其中,通过上述炒股公司控制的700多个股东账户在全国54家证券营业部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000008)亿安科技股票交易,使其在最高峰时持股额占(000008)亿安科技股票流通股的80%以上。这一切致使(000008)亿安科技股票价格也相应由最初的每股7.55元跃升至每股126.31元。虽然现在证实(000008)亿安科技人为操纵使股价上涨,但是“亿安科技”的作用却不可乎视。

  首先,(000008)亿安科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5·19行情的主要导火索。正是由于股价被操纵,才使得众多科技网络股得以跟风,才会使得如(0000503)海虹控股(资讯 行情 论坛)等股票也加入到“网络”的概念中。那些日子里只要是“触网沾科”的股票就可以涨。可以说是(000008)亿安科技把“科技”的力量展示给了所有投资者,而这种“力量”也促使克隆了若干个(000008)亿安科技。这正是所谓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前面的背景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真科技还是伪科技,既使不是“科技”概念,只要是一个能带动行情启动的概念就都可能引发5·19行情。

  其次,(000008)亿安科技揭示了中国股市的弱点。现在看来,(000008)亿安科技操纵股价的手法是如此的简单,但为什么当时能在股市中“呼风唤雨”呢?无非是由于证券机构和相关责任人没有遵守、执行相关法律和法规造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一段时间中国股市“老鼠仓”层出不穷的原因。试想,一只股票如此还可以忍受,可如果市场中有许多股票都是这样,那么风险一点点积累的下场是什么呢?

  最后,(000008)亿安科技为中国股市接下来的几年之痛埋下了祸根。(000008)亿安科技的神话一方面给其它庄家提供了一种清晰、明了、简单的致富模式,又给投资者树立了一种“百元股”的假象。背后的主力通过合理分仓实现着吸货——打压——拉升——出货的四步曲,而市场中的投资者却走向了短线——中线——长线——贡献的不归路。股市中的“泡沫”就这样一点点的积累着,投资者的信心就这样一点点的被侵蚀着。

  (2)、政策调控方法渐被市场所遗弃。从证券市场放开股价为起点,细数中国股市发展历程发现,政策调控对股市中期的走势影响极为有限。如果把利息调整也算为一种政策工具的话,1996年的利息调整才引发了中国股市一段持续的上涨行情,其它时间中国股市都是在整理或盘跌,偶尔K线图上的几根长阳和大幅波动还是所谓的利好消息所引发的(如1995年暂停国债期货试点交易)。自从1994年的三大政策之后,所谓的利好政策再没能让股市走出阳少阴多的捆扰。所谓利好的效果每次都是被阴线无情的吞没了。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但只是一个政策颇出的市场,只是一个效果不佳的市场,中国股市对政策反应存在严重的失灵和迟滞。5·19之后,政策与市场走势相对同步,政策本身的性质也相对温和,这样才把指数送上2245点。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考查政策的效果只能在跌市中对政策信号客观的分析,因为在涨市中由于乐观情绪的存在我们很难对政策的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评估。2002年来,多少利好也没能让股市重回千八。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投资者只能眼看着千七、千五、千三、千二也一个接着一个由支撑位变为行情的阻力位……

  也许市场的调整有些残酷,但“中国股市靠政策救市真的很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附表:部分消息对中国股市走势影响

日期

相关消息

起止日期

最低点位

最高点位

幅度

1994/08/01

三大政策

1994/08/01-1994/09/13

325.89

1052.94

+727.05

1995/05/18

暂停国债期货试点

1995/0518-1995/05/22

682.01

926.41

+244.40

1995/05/22

发行规模推迟公布

1995/05/22-1995/07/03

612.92

926.41

-313.49

1995/11/07

“长虹事件”结果

1995/11/07-1996/01/19

512.83

736.91

-224.08

1997/05/09

上调印花税

1997/05/09-1997/09/23

1025.13

1501.25

-476.12

1998/06/12

降低印花税

1997/06/12-1998/08/18

1043.02

1383.47

-340.45

1998/11/25

停发职工股

1999/11/25-1999/02/08

1064.17

1283.96

-219.79

1999/12/27

高新企业优先上市

1999/12/27-2000/01/10

1341.05

1546.72

+205.67

2000/10/20

优惠所得税保留

2000/10/20-2000/11/24

1912.38

2125.41

+213.03

2001/06/14

减持办法出台

2001/06/14-2001/10/22

1514.86

2245.14

-720.28

2001/10/23

停止国有股出售

2001/10/23-2001/10/24

1625.15

1744.92

+119.77

2001/11/16

下调印花税

2001/11/16-2001/11/16

1644.61

1734.67

-90.06

2002/06/24

停止国有股减持

2002/06/24-2002/06/25

1647.50

1748.89

+101.84

2004/09/14

要求落实“国九条”

2004/09/14-2004-09-24

1266.23

1496.21

+229.98

2005/01/24

下调印花税

2005/01/24-2005/01/24

1239.80

1265.95

+26.15

2005/05/09

股权分置改革启动

2005/05/09- ?

1165.39 ?

  电视剧《大时代》里有这样一段话:

  股市原意,乃让集资、搜资有其地,社会向荣,人皆有赚。惜人性贪婪,耗尽心思,巧取豪夺,乐土成炼狱,血雨腥风,杀戳不息,无数人荡产倾家输性命,胜者则丧良知人格。余于股坛数十载,未尝见一真正鸁者,智者应知此乃一处永无赢家之战场。取胜唯一法︰“及早离去”四字而矣……

  那么中国股市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

  二、对股市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理论篇:中国股市的现行状况与特征

  (1)、中国股市的特殊性与现状

  中国股市其独特的属性是由我国具体国情、经济改革的基本背景、经济改革实际过程的复杂性等因素决定的,这与西方证券市场的构建基础相差甚远。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初衷为国企改革服务,最终目的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找一条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有效率的证券市场。相比较而言,国外建立证券市场一般是通过资本价值形态的改变来引导资本实体的转变,达到加速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试想,建立的基础不统一,我们又怎么能简简单单的和国外市场相提并论呢?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姓资”和“姓社”的争论……

  据统计,2003年底1290家已上市A股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97元,比它们上年同期的0.146元同比增长了34.5%,略高于2001年的0.137元,但与1997年的0.2726元仍然相差甚远。更近一步的观察可以发现每股收益在0.2元以上的一级行业仅有黑色金属(0.476)、采掘(0.355)、公用事业(0.350)、金融服务(0.274)、交运设备(0.245)、有色金属(0.229)和电子元器件(0.207),而正是这20%左右的上市公司占了业绩水平的大部分权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业绩还是呈现逐年下降之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去年以来“二八”现象会愈演愈烈。一方面上市公司业绩年年下降,而从投资者水手获取的真金白银却能维持在高水平。近5年来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的贡献比例都在30%以上,最高的年份曾经达到96.4%。2000年上市公司净资产总额为12600.3亿元,同比增长3612.8亿元,包括首发、增发和配股在内,上市公司向流通股股东募集1532.2亿元,占净资产增长额的42.4%。2001年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1312.1亿元,当年向流通股股东募集资金达1264.6亿元,流通股股东的贡献比例破天荒地达到96.4%。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中期,上市公司净资产分别增长1241.8亿元、1999.3亿元和940.6亿元,流通股股东的贡献比例分别达到58.0%、32.9%、30.6%。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股市仅停留在国家筹资和融资的一个资本平台这层含义上,还不是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

  (2)、政府定位不明确、管理行为短期化

  在筹资利益的驱驶下,政府把证券市场当成了一个无需存款的ATM柜员机,这也就引发了诸多风险。中国股市从无到有,政府始终是以参与者和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政府的大部分行为都是以不影响再融资和筹资行为为目的。只有当股市陷入了像现在这样的危机,政府才会更多的以管理者的身份出来调节秩序,才会更多的考虑投资者的利益,才会直接面对诸如股权分置之类的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道德风险和制度风险双重积累,更加剧了整个市场的无序混乱行为,而政府的干预和影响使得风险不能有效释放,逐渐向深层次转移,其中的问题只有在股市行情低迷时才显露出来。

  管理行为短期化也严重影响我国股市发展。这里的短期化是指为了追逐眼前的利益和效果,漠视了更长远的利益和效果,如: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证券市场中政府行为短期化也是源于政府定位不明所造成的,政府管理者作为国有资产上市公司的股东,也会要求实现利益,这种近期回报的压力就会扭曲到其本身管理职能。众所周知,个人行为短期化可以通过市场行为得到有效改善,而政府行为短期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是很难通过市场完全纠正的。一方面政府作为管理者,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就必需重视国有资产质产质量、提高国有资产的竞争能力,同时防范可能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还兼有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当这两种职能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如何有效的区分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工作和任务就成为一个难题。管理行为短期化将使得整个社会的长期投资愿望降低,直接表现为整个股市中投资者缺少长期持筹码的意愿。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只有波段行情的一个主要原因。

  (3)、信息变质

  信息是公司和个人投资决策的依据。错误、不准确、二手信息很有可能增加了信息使用着的成本和风险,导致信息决策的失败、偏差、迟滞。在中国股市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变质行为,即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至信息使用者,包括:信息非对称、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真实。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及客户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都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契约理论文献中,将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没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在法律上,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要承担风险,或者说在授权范围内代理人所犯错误要由委托人来承担,即没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要为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承担风险。

  资本市场效率的高低就取决于信息质量。①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投资者作为股东,通过证券市场把自己的股本金委托给上市公司的主要依据就是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如果上市公司传递给的投资者的是经过处理的信息(如:通过“合理”调节报表的损益)就会使得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成为一种在理性选择条件下的非理性选择。②政府管理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在中国股市中,存在独特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权结构。其中非流通股大部分是国有法人股,这使得政府意志可以变相通过非流通股直接转移到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一方面,政府行为就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渗透到管理层中,从而干扰了公司正常处理信息能力。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层可以通过与政府管理层的关系获得超出其能力之外的信息,这也会严重影响其股价。③客户与中介机构之间:中介机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主要包括了:承销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在中国股市,由承销券商和相关机构组成的承销团本应“勤勉尽责”,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上市后就立刻变脸,使得它们出具的调查报告只成为了一个程序;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能是确认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并提供审计意见,它们应该接受上市公司的委托将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公开、完整、真实的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一旦它们丧失独立性也就产生了信息变质;律师事务所是提供法律意见书的中介机构,也应当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现在政府管理层认识到其重要性,设立了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使得信息变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这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中介机构不能保持其独立性,利益就会非自然地倾向于信息资源丰富的一方。相应地整个市场的投资风险就会加大,投资吸引力下降。整个股市将成为一个对于投资者有效信息匮乏的弱势市场。

  (二)、实证篇:中国股市面临问题

  市场下跌只是由于股权分置吗?其实不然,股权分置只是冰山一角……

  多重压力下的市场比喻

  我假设一个实体经济体系来说明中国股市所面临的问题。以某销售商购买纯净水(假设任一品牌在一定时期内生产量与消耗量相等)为例,在某一时期当市场上都相信A种水可以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A的价格被抬到10元);经过一段时间,得知A水的功能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纯净水而己(此时A的价格为3元);又过了一段时间发现A水竟然只是自来水(价格下降为2元);不仅如此,市场上生产商所生产的水如:B、C、D……的种类越来越多,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下降为1元);更令人不可思议的市,现在管理者宣布以所控制的矿泉水的数量来决定生产厂商的经营权,此时各个生产商想通过以一定比例赠水的方式让销售商再买一些水,即可以清理多余库存又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控制经营权。请问此时的价格会怎样呢?此时的经销商会不会再买呢?

  这个例子就生动的说明了中国股市大部分股票所面临的问题。

  ①价值回归。也就是上例价格由10元降到3元再到1元的过程。99年的5·19现在被人认为达到了一种非理性的繁荣,可当时股价确实在涨,因为没有人知道科技的力量究竟会有多大?就像这位水商不知道A种水究竟可以让人多活多少年?但投资者不是傻瓜,投资者会在不断的成熟。2001年以来的行情一部分因素就是为这个非理性所付出的代价,我并不否认某些股票的己进入投资价值,但是这样的价值是在相应的市场条件下所评定的。可是如果这个市场中有关制度的方面和存在严重的分歧呢?恐怕系统风险就要大于这种投资的机会成本了。所以,在一个制度相对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市场的价值回归是漫长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②股权分置。就是最后给各位的问题。如果您是那位经销商您会要吗?当然不会。一方面,它只是普通的水。另一方面,就算是真正的纯净水,我也要考虑到我未来的销售后果:因为一旦销售商同生产商相互妥协,产品数量增多价格自然下降(因为大部分商品并不是“吉芬物品”),纯净水的消费量有这么大吗?就算市场消费能力增强,如果生产商以更低的价格自行出售水呢?那么这位销售商的局面恐怕就很被动了……这正如股市中的股权分置,靠送股、赠股、派现是决不能解除问题的,也是不能消除投资者忧虑的。这种方法只是把流通股股东贡献的净资产返还一部分,而非流通股流通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远远大于解决问题的“费用”。现在的解决方案也许在技术上、在理论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当中却是行不通的,因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成本不一样,而且这种成本是带有时间因素的。就拿市场上流通股股东来说,有多少投资者的成本与股权分置试点登记日的成本相近呢?归结起来现在解决股权分置的前提就是你持有该公司股票,而且持有的成本越低越好。现在解决股权分置的试点很明显就是集中在有效益的公司中,那么效益不好和没有效益的公司怎么办呢?难道流通股股东没有为上市公司贡献过真金白银吗?难道这些公司这永远拖下去直至退市吗?所以必须寻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点,或者说是使投资者损失最小的一点。而这样一个点是一个是建立在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和正确的态度上的。目前看来这样的市场环境和条件还不成熟的条年下找到这个点是很困难的。

  ③信用体系。信用的缺失也就是为什么如上例所述的自来水可以被认为有延年益寿的功用。所以信用体系是一个市场可以健康正常发展的条件之一。从一个很经济的角度来看,有效治理这种信用缺失行为的方法就是使丧失信用者所受到的惩罚大于其所获得的利益。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信用体系,没有与这个信用体系相配套的法律体系,那么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商品市场中无形的潜规则始终还是“利润”优先而不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投资者的利益”!

  ④价值体系。通过上面例子和分析可以看出价值体系的问题不仅在虚拟经济中存在,而且在实体经济中也存在。价值体系是由一系列价值观念构成的逻辑体系,它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规范、价值信念、价值追求、价值取向等内容。价值体系建立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个体的规范引导作用,也表现为对社会的规范引导作用,重要的是确定人们追求奋斗的目标,确立人们评价自我、他人及社会的标准,确立人们努力的方向和选择的道路。实际上股市中的诸多问题就是中国经济诸多问题的反映,比如:散户与庄家的关系就如同工薪阶层与富裕阶层的关系一样,无论法律怎么规定人与人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境遇是绝对不一样的……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和股市中的ST流通股股东也极为相似,国企效益不高是谁之过?难道是职工的错? “40、50”人员为国企辛苦了大半辈子,他们的青春给了谁?他们的结果又怎么样?下岗再就业的口号再好、数据再好没有收入、没有社会保障又有什么用呢?同样,ST股票业绩每况愈下是谁之过?难道是流通股股东贡献的不够?流通股股东不断的送上真金白银换来了什么?股票一次次的重组、一次次的戴帽摘帽又富了谁?这种对应例子还有很多,像股市中的财务造假与商品生产中的制假贩假……社会弱势群体和股市投资者的信心就是这样一次次、一点点被无情的挥霍着!这都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没有行成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如何维护这个价值体系。富人与穷人的差异就反映出社会价值目标和标准还是以单方面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没有把社会、集体、国家的利益考虑进去。我们所经历的股市下挫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价值体系重建的过程,只不过这种重建仅仅靠股市单方面还是不够的,需要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和整个经济活动体系中的各方力量。科学发展重在科学、合理,而和谐社会重在和谐、平等。这才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之下引导中国经济的必由之路,这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

  所以,中国股市还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客观、深刻的反映出我国经济体系中深层潜藏的问题。请大家一定要走出这样一个误区,即:“国民经济增长股市就应该上涨!”其实股市的下挫是在不断提醒我们纠正问题,股市的下挫也是一种必然,是在风险不断积累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

  三、笔者的一些感慨

  笔者在数年的股市投资中,有了一些简单的想法。在中国股市中取得收益,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①、慎用技术分析工具。这一点我主要提的就是在对中国股市指数分析中“波浪理论”会打折扣。理由很简单,中国股市新股扩容速度太快,而且近年来大盘股对指数调节的作用日渐增强,相信再明智的“波浪”高手也很难看透其中的玄机。笔者个人对“波浪理论”十分尊敬,可以说“波浪理论”源于自然时空结合的产物。中国股市指数(尤其以上证指数)己经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下,与“波浪理论”大道至简、自然而为的特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对上证指数进行“波浪理论”的研究一定要经过数学处理。同样,KDJ等指标也是在一定物理基础上开发的。希望投资者在各类媒体看到相关分析文章或图表的时候千万要小心、谨慎。毕竟股市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②、分析主力资金的炒作思路和特点。实际上最近四年的调整还是有牛股出现的,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没有把握住呢?主要原因是没有跟随市场调整思路。俗话说股票炒得是未来,可在我们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主力会选择什么股票呢?就是因为主力在“现实”、“未来”之间不断徘徊,即“业绩”、“概念”之间。只不过我们要分清在某一时期主力资金会倾向于哪个方面?2001年以来明显更加侧重“现实”,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绩优”股有慢牛行情,而“概念”股只有短暂的波段行情。当然,我们可以把“业绩”再加以细分,即“绩优”与“未来绩优”,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最难区分的就是这种“概念”与“未来绩优”。这也正是现阶段股市博弈的难点所在。但是,博弈中的特点不应该忽视:大资金的优势在于对股价的控制力,而中小投资者的优势再于动作的轻盈;大资金隐藏自己踪迹的武器就是时间,而中小投资者正是由于对时间掌握不好(无论是被洗盘还是被套牢)而功亏一篑。

  ③、重视行业研究和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股市发展到这一时期,各机构、主力的博弈已经由技术分析转向为行业分析研究和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因为各个投资主体都认清了现在“业绩”支撑股价的残酷的现实。去年和今年的行情大家已经明显注意到了处于景气周期的行业如:能源、交通、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板块的走势要远远优于大盘,而让市场为之惊奇的牛股如:(000866)扬子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600428)中远航运(资讯 行情 论坛)、(000039)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600583)海油工程(资讯 行情 论坛)……也大都是从这些板块中的龙头企业。实际上现阶段的行情就是在股票中选行业。行业研究正成为决胜股市的重要因素。其实行业研究的目的也正是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未来绩优”,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行业研究能力的高低会决定一个主力操作的手法和生存状况。下一阶段的行情将由面转向点,即更加重视上市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和抗周期能力上,这也就是一种从行业中选股票的思路。同样,行业研究能力和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分析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证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一次真正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股市的调整所带来的行情演化又是对整个证券行业的一次检验与整合。

  ④、善对自己和股票。投资者应该相信自己有投资股票的能力。不要轻信什么所谓的股神和大师,股票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就算有股神和大师也只是对他们过去能力的一种说明。股市有牛有熊,正如生活有苦有乐。牛市赚钱相对容易,许多赚钱能手和投资大师也是在那个时期涌现的,但看看现在,多少“大师”和“股神”都销声匿迹了呢?笔者认为,真正的大师和股神一定会在这个时期让您耐心等待。真正的优秀的咨询机构现在是把精力放在观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周期、探讨解决股权分置的方法上面,如:万国测评的全流通方案就是资深咨询公司的体现……事实上,宁可错过机会,也比形成过错要好吧?投资者一定要学会耐心,想想哪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有那个国家的市场没有发生过一两次深幅调整、没经过所谓的“股灾”呢?那为什么还要在下跌市况中博一个不知在何时的底部呢?仔细想想,就算现在不买股票您还可以有利息,券商也可以有息差,何必自讨苦吃呢?请您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对当前盘面的一些看法。结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提出解决股权分置的试点是有其用意的——让投资者买入股票。实际上从试点的名单和二期试点的名单来看,投资者不难想象为什么(600100)清华同方(资讯 行情 论坛)和(600588)用友软件(资讯 行情 论坛)会在其中了?根据笔者推断如果指数进一步深跌则管理层很有可能把试点概念作为一种调整市场的工具,千点保卫战早已悄悄的打响了……但是这种工具究竟能在多大范围内产生影响还有待观察。事实上,现在的市场己经有了一些5·19前的影子,现在市场就是缺少一个领涨板块和由之产生的赚钱效应(可以理解试点为管理层在努力塑造赚钱效应)。从盘面观察上笔者也发现一些非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一些新股、一些超跌股都有资金流入,只是迫于市况的压力和相关因素的影响没有大规模的动作。当然笔者不认为现在是什么“世纪大底”,而只是股价调整的一个中期,关键是在于管理层如何看待和解决股市调整中所暴露出的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媒体开始“造势”,认为股市大底将至。不说这些话从千五开始就耳边回响,只要仔细想想如果一个底部可以轻而易举被那么多人预测,那么这样的底部会扎实吗?只要这样的话还在,股市本身的调整就不会结束……所以笔者给出的建议是您可以离开股市但不可以不看股市,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总结:我国股市所面临的题套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就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即:中国经济正是在飞速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建设而引发的社会性问题。如果不能把股市的问题解决好,问题就很有可能向社会经济的其它领域中扩散;同样,如果不能解决好股市以外的社会性问题,解决股市问题也只能是空谈。只能内外兼治,中国股市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标本兼治,中国经济才能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

  祝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一路走好!

  纪念5.19征文启示:

  新浪财经股市有奖征文 5.19大牛市六周年纪念 投稿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